中专女生闯入数学竞赛决赛,留出空间呵护这份纯粹热爱|荔枝时评

文/西蒙
(作者西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姜萍表现亮眼,拿到了93分的好成绩,全球排名第12位,成为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应当说,在中专学习服装设计的姜萍,能从一众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世界知名高校的数学高手中脱颖而出,必然“极具话题性”,网友难免将注意力放在不寻常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背景上。不过,如果仅仅从学历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待姜萍的成功,未免有失偏颇。
姜萍表示,她在初中时就觉得“数感特别好”,更偏向于做高等数学之类的题目,因为“会给我带来探索的欲望”。当然,在具有较高数学天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她在数学学习上的艰辛努力。踏上艰深晦涩的高等数学自学之路,她并没有感到孤独。她曾经花了两年自学偏微分方程,几乎所有的课余和晚自习时间都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有时做题甚至做到夜里一两点钟;预选赛的两天里她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答题,只为证明“女生学数学也可以挺棒的”。
有兴趣做老师,探索数学的路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发散。比如,姜萍在研究多元微积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会研究Lawrence C. Evans编写的《偏微分方程》;服装设计上的灵感也往往来源于数学。她在坚持数学梦想的过程中,克服了交流资源的匮乏问题,不断提升英文水平,实现了自身的综合发展。当然,姜萍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同样值得被书写:他激发了姜萍的数学潜能,帮助这个偏科的学生走上数学研究的正轨,带她接触了这场高手云集的比赛……可以说,他就是姜萍走向数学之路的引路人。
图片
其实,历史上不乏一些民间数学奇才,比如印度天才数学家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早年的教育背景也比较薄弱,直到被业界大牛发现,才登堂入室,进行更加专业的研究。虽然我们还不能断言姜萍将来就一定能成为数学家,但凭借她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以及突破环境局限的钻研能力,假以时日,也很有可能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姜萍的坚持和努力,无疑证明了“英雄不问出处”,但她身上自然流露出的才华和热爱是最难能可贵的,从她身上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正如之前在网上走红的北大数学学者韦东奕,即使在聚光灯下他也能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事实上,很多专注于研究的人群,对于外部环境和外界言语都有一种“钝感力”,并不会被其他人的评头论足所影响。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姜萍也是一个很有定力的人,但她毕竟还很年轻,大众表达有限的关注和关心,就已经足够了。少一些“数学奇迹”式的过度吹捧,少一些“贴标签”式的评头论足,给她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安静的、少受打扰的学习环境,才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她能够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进一步激发数学领域的灵感和创意,在热爱的事业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