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上海高考评卷现场:一道题“专享”一间教室,全国唯一“语文主观题”评阅组为每一分负责

图片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供图(下同)
说起刚结束的高考,考生家长、家住虹口的陈先生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语文作文,“这个年纪的孩子平时经常有些独到的想法, 我就怕他太有想法得分会吃亏。”今天下午,走出2023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评卷点,陈先生连说“放心了”。按照评卷流程要求,每一题均由两位老师分别评阅,两位老师的评分误差在规定阈值内,即取平均值;若超过规定阈值,系统会再将试题发送给第三位老师——评卷组组长进行评阅,确保评分科学公正。“甚至老师还能根据自己喜好设置屏幕背景色,缓解疲劳,真是很周到!”陈先生说。
“老师也是人,密密麻麻的字一天看下来,会不会眼花?”家长廉女士的担忧,在参观后消除了——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屏幕上的字体放大,每个汉字最大可以放到指甲盖大小。“还是蛮震撼的,不过即使不用担心老师看不清,书写确实很重要!”廉女士想对后来人说。
图片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评卷工作正在平稳有序进行中。今天下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特邀8名考生家长代表走进高考语文评卷点,直击现场评卷过程。
今年高考约有5.4万名考生参加,答卷总量近17万份,扫描题块数量近185万个。除盲卷外,今年评卷工作仍然全部采用网上评卷方式。整个评卷工作将于6月22日前完成,6月23日公布高考成绩。
评卷教室里,评卷老师仅能在电脑上看到分配给各自的题块,并根据考生作答情况、对照评分细则给出分数。今年上海共有约1000名评卷教师参与评卷,绝大多数都是中学一线教师。评卷过程中系统将实时监测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及时纠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还建立了评卷教师的工作质量评估系统,根据评卷教师所评各题块难度系数、评卷速度等指标,形成每个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报告。
图片
在现代文阅卷教室旁,“主观题”阅卷组“独享”一间教室,十余名老师正在紧张工作。语文阅卷中心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评卷开始前,阅卷中心组会花两天时间“磨卷”,通过大量采样,不断完善评分标准,从而制定出评分细则。考虑到语文考试的特殊性,中心组会根据考生试卷采样结果,最终确定一道分值相对比较大、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作为“主观题”单独批阅。“这道题需要在评改中慎之又慎,需要老师们有更强的判断力。”这位负责人介绍,为了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满足于背诵“标准答案”,从2017年开始,上海就在全国首创成立了“语文主观题评阅组”。此外,从2009年开始,上海已对数百名资深语文教师进行多轮培训,遴选出核心骨干教师,授予高考作文评卷的“上岗证”,构筑起上海高考作文评卷工作的“专家库”。
“我们诚恳地对阅卷老师说,这是你们教了三年的孩子。他们的背后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请你们要富有爱心。”这位负责人对在场家长说,“在认真、公平、公正、严格和宽容上,你们可以放心。”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