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选取了中唐诗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四首诗,考查考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本期高考试卷中的河南,大河网聚焦洛阳市宜阳县三乡镇李贺故里。
图片
连昌河畔的李贺雕像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代诗人李华诗里的宜阳,就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故里。
宜阳三乡镇,是李贺故里“福昌昌谷”的所在地。洛河及其支流连昌河在这里交会,地形高低参差,形成一片开阔幽静的谷地。这里,又是长安到洛阳两京驿路的要冲,历来地理位置举足轻重。6月13日,大河网记者走进昌谷,在三乡驿城李贺故里景区,探访这座历史古镇的文旅发展新路径。
图片
三乡镇境内的连昌河
【试卷】李贺四首诗进入北京语文高考试卷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出自中唐诗人李贺之手,属于其著名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五首。今年高考,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出现了北京语文高考试卷上。
目前,虽然北京语文高考试卷真题还未公布,但在诸多有关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评析中,李贺的组诗都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卷古诗阅读选用了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四首。
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凤潇解析说,古诗阅读试题选取唐代诗人李贺著名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四首,形成了体裁、题材一致,具体内容、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上又各具特色的一组诗歌。除了“其五”外,另外三首对学生来说则较为陌生。选诗既呈现出与教材的关联,也体现了对理解迁移能力的考查。相比单篇诗歌,组诗的形式拓宽了考查范围,在整体阅读和比较阅读方面也丰富了考查维度。
专家解析说,李贺的诗作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对李贺的诗歌风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咏物诗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诗歌体裁类型,学生可以借助试卷中的注释更好地理解诗作内容,从而探究诗歌意蕴。李贺的这组诗,在诗歌内容、情感内涵、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对于考查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片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试题中的李贺诗歌
【诗作】李贺的诗之前被高考试卷收录过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李贺的诗歌第一次登上高考试卷。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古诗鉴赏题,当时就选用了李贺的《野歌》一诗: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如今,这首诗也出现在宜阳县三乡驿城李贺故里景区中,和李贺其他的一些知名诗歌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两侧交相辉映。三乡驿城门口的对联写着,“千古风流皆过往,两京云气尽归来”。站在三乡驿门口,能看到左右两排彩色胡人驼队雕塑,呈现出赶路的样子。再往前,便是李贺的白色雕像。
李贺雕像一侧,是概述了其平生故事的浮雕墙,分为“情系昌谷,游历江浙,知遇韩愈,出仕奉礼,以文会友,投依张彻,稿托子明”;雕像另一侧,则是一排李贺的知名诗歌,包括《雁门太守行》《金铜汉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等。
宜阳县文化学者许武章介绍说,史书记载,李贺是福昌县昌谷人,也就是今日的三乡镇。他的诗作的想象力丰富,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的诗人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浪漫主义诗派中一面非常重要的旗帜。
图片
三乡镇俯瞰图
【诗人】他的诗没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李贺所居住的福昌昌谷,是洛河及其支流连昌河的交汇之地,这里又正当长安到洛阳的两京驿路要冲,地形高低参差,多山陵丘壑,连昌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洛河,在其两旁就形成了一大片开阔平旷幽静的谷地,昌谷也因此得名。
李贺短暂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片河谷里度过的。在这里,他撰写了《昌谷诗》《南园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等大量写景咏怀的诗句。
“李贺是唐代诗人中风格独特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诗‘三李’。”对李贺诗颇有研究的许武章说,由于李贺诗里多出现鬼、神、血等意象,所以又被称为“诗鬼”。
对此,北宋钱易在《南部新书》中曾有评论:“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其被称为鬼才,是因为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常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而且还善于描写坟墓、鬼火等阴森意象,李贺创作的诗文也被称为“鬼仙之辞”。
不过,清代的蘅塘退士并不喜欢李贺的作品,在他编写的《唐诗三百首》中人们找不到李贺的一首诗。当代作家张晓风曾为李贺打抱不平,觉得《唐诗三百首》应该选录至少五篇李贺的诗歌。但《唐诗三百首》这并不影响李贺是自足千古的才子。
鲁迅先生也同情李贺的不幸,自称“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唐代诗人中,李贺是毛泽东所喜欢的“三李”之一,甚至多次引用或改用李贺的诗句。
图片
国保单位五花寺塔
【诗乡】三乡镇“最为天下甲”
三乡镇,不止有一个李贺,也不止有一个三乡驿。这里,岳顶、女几山(今花果山)列于前,风翼、汉山倚其后,西连着杜阳水,东流着连昌河,洛河从镇南越境而过。
这里三川环绕,景色秀丽,金代秦志安在《玉阳道院记》中写道,这里是“最为天下甲”之地。这里是李贺的故里,也是一代文宗元好问的避难寓所。这里有始建于汉明帝时期的光武庙,有隋唐时期的五花寺塔,有唐代皇家行宫连昌宫,有两京中枢驿站三乡驿,有唐代禅院竹阁寺,有元代道宫玉阳宫、修真观、长春观及明清建筑魁星楼等。
光武庙位于三乡镇西侧的高山之上,向南边俯瞰过去,整个三乡镇尽收眼底。远处,女几山与其他几座名山呈黛眉色,高高耸立;近处,三乡驿城鳞次栉比,五花寺塔巍然耸立;连昌河从西北向东南流去,水草丰茂,白鹭翩翩;洛河如带,在这里承接了几条支流后,继续向着洛阳进发。
汉山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文化总监周瑞盈告诉大河网记者说,近年来,依托三乡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宜阳建成并修复了包括李贺塑像、李贺诗苑、汉光武庙、五花寺、三乡驿楼等为主要景点的汉唐文化主题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文化、游学的好去处。
图片
站在连昌河上的索桥透过三乡驿城看五花寺塔
【项目】探索“体育+研学”“体育+文化”发展路径
走在三乡驿城古建筑群内,大河网记者发现了不同于一般古镇一条街的地方。这里有金石博物馆,馆藏隋唐时期碑刻真迹三百余方;汉画碑拓博物馆,馆藏汉代画像砖、汉晋文字等新老碑拓两千余种。同时,这里还建有精品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上述场馆可开展拓印、泥塑、考古体验等课程。
三乡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2022年,为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结合三乡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他们深度挖掘汉唐文化、驿站文化、诗词文化,确定了以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为核心发展研学的文旅总规划,将三乡驿城改建为李贺故里诗书画研学基地。
图片
即将建成的足球基地
周瑞盈说,三乡驿城李贺故里景区项目有三乡驿区和汉山文化园区两个区域,总占地面积1500多亩。三乡镇积极探索“体育+文化”“体育+研学”“体育+养生”产业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出三乡驿区项目。
目前园区已经建成8个标准化足球基地,草皮已铺设完毕,正进行设备引进以及后期提升改造工程。整个项目建成投用后,届时可同时接待500人左右的研学团队。同时,也可举办包括足球、垒球、棒球、门球在内的各种球类赛事。
园区致力于为各类比赛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把园区打造成集体育集训、足球赛事、教学实习、研学活动为一体的河南省重要体育基地。
图片
三乡驿城内的汉画碑拓博物馆
【旅游】李贺故里诗书画研学基地下月试运营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李贺故里诗书画研学基地计划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试运营。
这里交通便利,自驾游客走高速从洛宁东站下高速,向东5分钟就可以到达基地,从韩城站下高速向西15公里也可到达;若不走高速,从洛阳出发经洛宜快速通道,一个小时左右可到达。非自驾游客乘坐677路公交自“洛阳汽车站”出发至“三乡东”站下车,两个小时左右可到达,下车就能看到李贺雕像及三乡驿正门。
三乡镇汇聚了多个朝代的历史建筑和遗存。在千年古镇中,大家可以感受灵山秀水中的文化气息。
光武庙——
一千多年前,光武帝刘秀在宜阳汉山脚下打败了赤眉起义军,即位后便下诏,在汉山之巅修建这座皇家庙院——光武庙,以记录这一重要事件。一千多年间,历经多少朝代更迭,光武庙仍岿然端坐于汉山之巅,见证世事的变迁。
五花寺塔——
《宜阳县志》记载其为“唐基宋塔”。有专家推测,五花寺塔是宋代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部分唐代建筑材料。该塔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砖砌佛塔,塔身略微倾斜却屹立不倒,被称为洛阳的“比萨斜塔” ,在建筑、雕塑与绘画上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2013年,五花寺塔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乡驿城——
三乡驿城占地58亩,建设院落93套,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曾是古代崤函古道(南道)中的重要驿站,也是唐宋时期两京故道中最大的驿站,附近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五花寺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光武庙、汉山文化园等多个景点。
李贺故里诗书画研学基地建有“陶瓷博物馆”、“金石博物馆”、“汉画碑拓博物馆”、“李贺书画院”、“汉山美术馆”、“青少年足球基地”等项目,配套汉服馆、民宿、餐厅等功能室。
民宿方面,按照“外古朴、内现代”标准,对三乡驿城34个院落进行改造,含有50个单间、82个亲子间,可容纳370人,目前已建设完成仿古院落18个。设有独立的卫生间、淋浴间。内部院落打通,环境优美,亲子、团建等多种形式均可接待,在这里可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
体育赛事方面,以“体育+”为理念,规划建设生态足球场7个,配套建设看台、休息室、淋浴室等设施,可满足射箭、橄榄球、足球等国家级青少年赛事。
策划:李敬欣 张培君
统筹:银新玉 莫韶华范昭 石金红 
执行:刘瑞朝 何山 
视频:李思豫
海报:刘昱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