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上影节第一部影片,给了80多年前一段不该“沉没”的救援史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柏可林6月14日报道:今天上午10时,随着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举行世界首映,也拉开了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序幕。它也是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开票后,最快售罄的影片之一。放映结束后,影厅中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人都被电影中故事打动。“中国渔民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拯救英国士兵,这段义举应该被铭记”,导演方励说。
图片
里斯本丸号营救为中英人民结下战时友谊
东经122°45′55″,北纬30°13′47″,浙江舟山群岛海域。这个坐标,这片海域,有一段尘封了82年的往事,这里躺着一艘名为“里斯本丸”的沉船。
1941年圣诞,保卫香港的几千名英国士兵在与日军鏖战十七天后被迫投降,成为战俘。1942年九月底,日军将这群英国战俘中的1816人送上货船“里斯本丸”,意图将他们运往日本成为劳工。“里斯本丸”号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途中,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该日本武装运输船在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
图片
在船从被击中到沉没的25个小时里,日军将所有英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并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英军战俘奋勇自救,破舱逃生。面对跳海逃生的战俘,日军扫射屠杀。危难之际,舟山渔民冒死进场营救,划着舢板在水中救下奄奄⼀息的英国战俘。
尽管如此,仍有828位战俘或淹死,或被日军射杀,或困于船中未能逃生,他们的遗骸今天仍然沉在东极海域。
据记载,那时岛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渔民们常年三餐不继、半饥半饱。可出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渔民拿出仅有的粮食和衣服送给那些饥饿悲伤、衣不蔽体的战俘,安排他们住宿,“那些渔民表现出了极大的仁慈”……据当地政府事后统计,当时舟山东极渔民共从海上救起英军战俘384名。
图片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英国,会见伊丽莎白女王时特别提到“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他指出:“中英两国人民在战时结下的情谊永不褪色,成为中英两国关系的宝贵财富。”2022年,“里斯本丸”沉没八十周年之际,习总书记复信“里斯本丸”战俘后人维尼,称这一营救事件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
拍摄一部电影让历史被铭记
上午12时,《里斯本丸沉没》放映结束。这一刻,影厅中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人都被故事打动。
导演方励走上舞台,他一一邀请参与影片制作的幕后团队上台。现场还来了4位片中人的后代,有幸存者Dennis Morley女儿,幸存者Andrew Salmon儿子等,还有遇难者家属从英国带来一块墓碑,准备活动结束后带去东极岛海域。
图片
2013年,电影人方励在浙江省东极岛拍摄电影《后会无期》时,从舟山渔民口中听闻“里斯本丸营救事件”,深受震撼,无法释怀。“事件发生已经过去约80年,事件亲历者所剩无几”,方励说,里斯本丸事件在中英两国都不为大众熟知,1800多名英军在这艘船上所经历的屠杀、恐惧与惨痛被历史掩盖了。而这件事发生在中国海域,我们的渔民先辈是目击者、参与者和救援者。方励认为,如果卡梅隆导演没有拍摄《泰坦尼克号》,这艘沉船也不会被全世界这么多人知晓。里斯本丸号有828人遇难,自己也要拍摄一部电影,让这一历史值得被更多人记住。
担任这部纪录片顾问的英国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感慨,他曾走访数十位“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当我与沉船幸存者及其家人交谈时,我发现,如果不尽快记录这段历史,它将永远被人遗忘”。
图片
“时间不等人,摄制组第一次来英国采访,是2018年4月。大家每天都在眼泪中度过,全是令人心碎的故事。如同自己经历了二战、经历了香港陷落、经历了一场海难……”,方励还记得,80多岁的Shirley Bambridge 接受采访时,一直抱着一个洋娃娃,那是她父亲在被俘前从香港给她寄去的礼物。她父亲的墓碑上只有一句话“我们推测他在战争中死在了中国东海。“我们同时看到了一张照片,那是她5岁时抱着这个洋娃娃拍的。而今天,在我们的镜头中,她已经是80多岁的沧桑老人了,却依然怀抱着洋娃娃思念和等待她的父亲……”。
影片中还包含半小时的动画内容,通过幸存者描绘、生前录音和文献,用电影级的动画完整呈现了里斯本丸从被鱼雷击沉到最终沉没的25小时里,发生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不仅制作难度大,查证过程也极大”,方励透露,从0到1的过程需要大量细节堆砌,这一切都需要史料作为背书。希望这样的制作能还原那段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故事,揭开了掩埋了八十二年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