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文物说青海】诺木洪文化陶牦牛——百件文物说青海之二十六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的土著物种,因其对青藏高原极端寒冷低氧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被称为“雪域之舟”。数万年来,它以强壮的身躯和顽强的毅力,在地球第三极承载起了人类的生活和文明。
图片
牦牛对青藏高原的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力。 王十梅 摄
在青海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出土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的陶牦牛。它长8.2厘米,高5.8厘米,宽3.3厘米,夹砂陶,为手工捏塑而成。陶牦牛两角和尾部稍残,背部呈波浪形,腹部长毛及地,显露出牦牛站立休憩的形象。牦牛眼睛、鼻孔镂空,背部的曲线、腹部的肌肉、腹下的长毛等细节对牦牛的形体特征表现得十分到位。其文化性质属于青铜时代诺木洪文化。
图片
陶牦牛。青海省博物馆提供
图片
陶牦牛。青海省博物馆提供
诺木洪文化因首先发现于都兰县诺木洪的塔里他里哈而得名,分布范围仅限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区域,并且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东南部。
在距今3000年前,诺木洪文化所处的青藏高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后期,这一时期,青藏高原的环境条件开始趋于冷干化,由于远古时期人类活动很大程度地受限于环境,因此,在大暖期后期也发生了文化的更替。从考古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在诺木洪文化之前的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经济模式都以定居农业为主,而到了诺木洪文化时期,受冷干化气候的影响,畜牧业比重开始逐渐加大,形成了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
图片
游客参观诺木洪文化相关文物。 王十梅 摄
1959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管所等单位组成的调查队试掘了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共清理了残余的土坯围墙1座、残房子11座、土坯坑9个、圈栏1座以及瓮棺葬3座。发现的生产工具有铜、石、骨、角和陶质的,其中以骨器居多。生活用品有毛布、毛布制品、毛绳、革履、装饰品、乐器和炭化小麦等。遗址内常可以见到羊毛纺织品,羊无疑是他们畜养的主要对象之一。对发现的骨骼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当时的牲畜除了羊之外,还有马、牛、骆驼等。遗址内还出土了这件陶塑牦牛,造型浑厚古朴,肩部高高耸起。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饲养家畜的圈栏,圈栏内有马、牛、骆驼和羊的粪便堆积,加上遗址周围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辽阔天然牧区,说明早在3000年前,柴达木盆地并不是渺无人烟,生活在这里的诺木洪文化先民,已经把野生牦牛驯化为家畜,过着以畜牧业为主、农牧混合的生活。
图片
游客参观诺木洪文化相关文物。 王十梅 摄
策划:马钧 王丽一;
文字:黄志成;
拍摄/制作/配音:王十梅;
主编:辛元戎;
总监:王丽一;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