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最新锐军舰被美制导弹击沉:生存能力有致命缺陷

图片
卡拉库特级护卫舰
图片
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2024年5月19日,乌克兰发言人公开表示,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对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的“旋风”号22800卡拉库特级护卫舰发起了打击,至少发射了两枚导弹。多个不同渠道的信息来源共同指向该舰已经被击沉,包括一些俄罗斯军事博主的消息披露、以及后续的卫星照片公开等等。目前仍不清楚该次袭击中俄军的具体伤亡,有报道称至少6死11伤。
图片
卫星照片显示旋风号已被击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卡拉库特级护卫舰第一次在克里米亚地区被乌克兰击沉、而且是在港口中被击沉。连续出现类似的损失,一方面是俄军没有能完全掌握战场的制电磁权和制空权,导致不能从源头上阻止乌克兰发起的远程导弹袭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俄军在军舰设计运用上,一直存在忽视战场生存能力的老毛病,而且这个缺陷在卡拉库特级护卫舰上尤其严重。
在2023年11月4日,俄海军黑海舰队一艘尚未交付使用的最新型护卫舰“阿斯科德号”,在位于克里米亚刻赤港的扎里夫造船厂中遭遇乌克兰的导弹袭击,军舰受损非常严重;从早期流出的照片来看,该舰最昂贵也最关键的传感器、任务指挥、导弹武器、动力系统所在区域已经彻底损毁,舰体大面积过火,完全失去修复价值。
图片
完全损毁的阿斯科德号
很快,网络上又流出了该舰遇袭时的监控视频。尽管视频清晰度很差,但依然可以看出,一枚外形比例细长的弹药——明显是体型较大的巡航导弹而非炸弹,以大角度俯冲式的末端弹道,击中该舰、或至少是极为邻近该舰的位置;在弹药第一次爆炸以后较短时间,“阿斯科德号”又连续发生了多次非常猛烈的殉爆。
在相当大程度上,这样的损毁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阿斯科德号”所隶属的卡拉库特级护卫舰,本身就是一款设计上非常极端的特殊型号,它排水量仅有860吨(最初两艘为800吨),但是却搭载了数量惊人的武器配备:
除了76.2毫米或者100毫米口径的主炮,两门AK-630近防炮系统(或替换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外,卡拉库特级护卫舰的舰体中央还布置了8个垂直发射单元,可以携带并发射8枚“锆石”超声速导弹或是“口径”巡航导弹。其集成化的桅杆上安装了4套主动相控阵雷达。如果是比较均衡的总体设计,这样的传感器和武器配备,本应该出现在2000-3000吨级的护卫舰上。
吨位级别较小的船,抗损伤能力天然就要弱——更坚固的结构(尤其是装甲结构),更多的水密隔舱,有效降低殉燃殉爆几率的空间布置措施,都需要更大的重量和空间尺寸才有实施的基础。比如航母和巡洋舰这样的重型军舰,通常都要设置2~3层的装甲,第一层厚70~75毫米,第二层厚50~60毫米,两层装甲间隔2~3米,驾驶舱等关键区域的局部装甲厚度更是高达50-200毫米。
卡拉库特级护卫舰这种“小船拉巨炮”的设计,既然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吨位来实现战场态势感知和打击能力的最大化;那么要付出的代价就不只是极为有限的航程和自持力,必然还包括抗战损能力的严重弱化。
图片
乌克兰空军官方发布的照片
乌克兰官方在2023年11月6日的推特中,发布了一张SCALP-EG导弹挂载在苏-24战斗轰炸机翼下的照片,并使用戏谑的表情询问“周末过得如何”,有较大可能是暗示该导弹击毁了“阿斯科德号”护卫舰。
SCALP-EG(意为“通用远程自主巡航导弹”)是英法联合研制的空射巡航导弹,采用了隐身化设计。该导弹的英国版本被称为“风暴阴影”,导弹本体完全相同,仅载机接口和地面支持设备有所差异。该导弹采用两级贯穿战斗部,重量达到450公斤。
按照一般的战斗部设计理论来说,在配备250公斤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的情况下,通常一枚导弹的有效命中,就能使一艘3000-6000吨的中型舰艇失去战斗力。比如美国捕鲸叉导弹的战斗部重量就只有222公斤。在马岛战争中被击沉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标准排水量达到3500吨,命中该舰的只是1发战斗部重165公斤的飞鱼导弹。
当860吨轻型护卫舰的抗毁伤能力,遭遇450公斤战斗部的毁伤能力,这是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的碰撞,“阿斯科德号”的彻底损毁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图片
MGM-140拥有多种弹药应对不同使用场景,如果用于打击港口内军舰,M48是最合适的选择
最近被摧毁的“旋风”号,它遇到的应该是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发射的M48导弹,这种导弹用于攻击单个目标,携带的战斗部设计正好就来自捕鲸叉反舰导弹的WDU-18/B半穿甲高爆战斗部。虽然其威力已经远小于SCALP-EG导弹,但依旧远不是卡拉库特级护卫舰能够承受的,一旦被直接击中,沉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