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青岛丨青岛有朵“创新云”,为2000余家企业对接到科创资源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但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受制于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短板,创新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推动企业创新资源整合,在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云上链接外部创新资源,解决中小企业研发条件薄弱、研发意识不强等问题。
“云端研发”实施两年多以来,已经为2000余家企业对接到了有效科创资源。
图片
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云端研发”平台的帮助下进行产业升级。
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
最近,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亿东”)借助“云端研发”平台实现了工厂的数字化升级,解决了企业5年来的发展困境。
这家生产矿用接链环的中小企业已经成立20年了,从一家籍籍无名的小企业成长为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自2016年起公司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目前已经做到年营业额6000万。在矿用接链环这一细分赛道,无论是数量还是口碑,都已成为行业佼佼者,成为陕煤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集团的供货商。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其对数字化工厂的需求越来越高。
“多年前我们采购的CRM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现在的生产管理需求了,但很多软件服务商很难做到切实为中小企业服务,因为他们的客户多是大企业。”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麒说,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拿一个庞大的系统应用在中小微企业身上,有时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可能起到负作用。
图片
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矿用接链环。
李麒说,很多中小企业其实发展很快的,随着组织架构、产能增加等变化,原有的系统需要不断升级,而很多软件公司提供的系统是通用型的,有些框架被限制死,“比如我们公司的质检流程需要穿插在工序当中,而有些软件就满足不了。”
面对这一成长困境,公司也曾苦苦探索。
“公司注重创新,我们的产品均为自主设计研发,所以在系统这方面也曾想自己研发,曾自主摸索了5年时间,花了近20万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李麒说。
直到今年年初,在“云端研发”平台的助力下,青岛亿东精准匹配到山东科技大学等多家院校的技术专家,在生产中添加了生产执行系统,才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图片
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云端研发”平台的帮助下进行产业升级。
李麒介绍,这一系统有一部分是公司与“云端研发”平台共创的,基于企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预估以及整个行业发展情况,在大框件中为企业留出了端口,以便后续更改补充。
“这也是云端研发平台最能说服我的地方,他们真正站在了中小企业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切实做到了中小企业友好型平台。”李麒说。
目前企业已打造生产透明管理系统,在设备监管、工单排产、人员报工、工序工艺管理等多个生产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环节提效降本。
李麒介绍,目前该方案已通过山东省“工赋百景”典型案例申报,并且已公示。
图片
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云端研发平台的帮助下进行数字化升级。
10分钟帮企业找到技术供应商
其实在“云端研发”平台,像青岛亿东这样因“云”而受益的案例不胜枚举,这背后其实离不开“云端研发”专业的服务团队。
“云端研发”服务团队依托于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执行总裁秦军介绍,目前团队共100人左右,分市场、运营、资源三个部门,70%的人员集中在市场,他们每天都会进行企业走访,并带领资源方到企业进行对接。在走访企业过程中,通过了解企业的产线、设备、工艺、生产流程等,帮助企业总结归纳发展中的难题,并发出第一个企业需求。
在线上,企业可以通过云端研发小程序发布企业需求,“云端研发”服务团队接收到企业研发需求后,第一时间开展综合分析、拆解需求要素,3分钟内与企业进行核实,了解具体情况后,会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工具,将系统内的成果与企业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如果企业的需求在储备库内目前尚没有,则会通过平台面向全国“张榜”,征集技术难题攻关团队。
在该平台上,每天都上演着企业和技术方的快速“联姻”故事。如青岛三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山机电”)10分钟就找到了技术解决方案。
三山机电有一项业务是生产施肥车,施肥车有一个塑料制的储肥箱,生产过程中需对顶部和底部进行切口。现阶段主要人工使用工具切割,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云端研发”服务团队工作人员介绍,三山机电在去年6月份某一天上午通过云研平台发布了需求,希望找到用自动化激光切割非金属表面的技术,而且因箱体较大,运输成本较高,希望找到胶州当地的供应商。
需求发布不到10分钟,就匹配到了胶州当地一家激光加工企业——青岛玖隆明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且两家企业仅有5分钟车程。双方立刻建立了联系,当天下午,青岛玖隆明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就前往三山机电进行需求调研并展开具体对接。一星期后,双方达成了技术合作方案。
“我们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将全国甚至全球的资源共享给广大中小企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秦军。
已为2000余家企业对接到科创资源
2022年,青岛市提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科技主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有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迫切需求,但人才、技术匮乏成为普遍现象。
“目前,青岛市规上工业企业共有4700余家,有研发活动投入的企业占比约41%,还有约59%的企业在研发方面比较薄弱甚至空白。为解决这一难题,市科技局决定采用市场化手段搭建一个云端研发平台。”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与重大专项处处长韩利军介绍。
“云端研发”平台运用平台思维,叠加各类资源要素,放大创新赋能效应,促进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搭建具有市场开拓力、可持续创新、与企业伴生成长的“线上+线下”科创服务平台。据了解,目前平台汇集100多家高校院所、1万多名专家、7万多家企业、5万多项技术成果,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要素快速整合、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让企业研发活动更开放、更活跃。
针对市场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本领不强等问题,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基础条件、不同需求,对症下药,为企业创新提供定制化服务。
对于能主动提出创新需求,但缺少人才、场所、经验等创新资源的企业,通过“云端研发”全方位对接,引导企业更快开展广泛寻源、更好链接创新资源,优化研发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
据了解,“云端研发”实施两年多以来,全市注册企业5152家,发布企业创新需求4609项,平台推荐各类创新资源1.7万条次,已经为2000余家企业对接到了有效科创资源。
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与技术方的对接每天都在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