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乐山“跑”出全面融圈加速度

川观新闻记者 杨艺茂
6月上旬,川观新闻记者在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的首个梯级枢纽工程——老木孔航电枢纽工程施工现场看到,一期围堰已经完成施工,船闸、发电厂房、防洪堤等主体工程建设即将启动。
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岷江和长江沿线城市,把“长江黄金水道”向上游延伸。老木孔航电枢纽工程被列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据介绍,乐山其他被列入该清单的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乐山机场民航航站楼主体结构基本完成、航管楼主体结构已完成,夹江县医用同位素及辐照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实现阶段性目标……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和四川区域中心城市,乐山抢抓发展机遇,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跑出“加速度”。
图片
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现场。乐山市航电办供图
借势:项目驱动协同发展
“今年是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实现蓄水通航的关键之年。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岷江航道67.2公里达到Ⅲ级航道技术尺度。”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筹备推进龙溪口航电枢纽一期蓄水工作,加快老木孔航电枢纽主体工程建设,促进东风岩航电枢纽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加速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进程。
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稳步推进,是乐山借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乐山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为当地经济腾飞“装上”高质量发展引擎。
晶硅光伏产业方面,乐山积极融入成眉乐晶硅光伏产业带一体化发展,与成都共同推进四川省晶硅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并在乐山成立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以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为核心,为建立稳定的晶硅光伏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提供科技支撑。核技术应用产业方面,乐山与成都携手推动医用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形成研发在成都、生产在乐山的协作格局。
重大项目的招引和建设全面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目前,乐山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如同样列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的医用同位素及辐照源研发基地项目工程,其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医用同位素堆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医用同位素生产设施项目预计7月迎来试生产,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医用同位素品类最齐全的生产基地;同辐密封放射源研发生产建设项目预计12月试生产,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密封放射源生产基地。
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乐山将继续落实“四重”清单任务,协同打造成渝地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成眉乐晶硅光伏产业带,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六江”生态廊道。
联动:互融交流“多点开花”
6月10日,正值端午节,来自四川乐山大渡河畔的舞剧《屈原》首次出川,亮相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山水相依,文脉相承,舞剧《屈原》的成功演出,让更多游客领略到乐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通过这部舞剧传递爱国情怀,加强川渝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舞剧《屈原》总制作人、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岷波说。
图片
6月10日端午节,乐山原创舞剧《屈原》首次出川在重庆演出。宋雪 摄
这样的“联动”,不仅呈现在文艺层面。乐山分别与成都市、重庆市武隆区经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发展优势产业、推动项目建设等多个方面创新合作模式,承接产业转移,还多次到成渝地区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成功签约四川港航磷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30余个,引进落地重庆龙乾麟公司投资年产15万吨石英压裂砂等项目26个。
此外,乐山还充分利用西博会、光伏产业大会和核工业展览会等平台,着力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成功签约绿色新材料智能家具、超高温热防材料、光伏农光互补、新能源配套炭材料等系列项目。
在文化旅游领域,乐山联动重庆,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实现客流互引、场景互融;在公共服务领域,乐山通过“跨域通办”实现政务服务高效便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共建服务取得新进展;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乐山与成都、重庆等地开展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乐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跑步“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