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硬科技企业仍是A股上市主线,预计更多企业将赴港上市

图片
在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持续加码下,企业上市门槛提高,但硬科技企业仍是上市主线,安永大中华区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中如是表示。
报告亦称,今年上半年,香港IPO现回暖信号,新股认购情绪回升。同时,自去年下半年起,不少内地企业已咨询或启动赴港上市项目,今年以来气氛进一步加强。
工业、科技、材料是IPO主要行业
据上述报告,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44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329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及筹资额同比分别下降75%及84%。
期内,创业板及沪主板分别位列IPO数量和筹资额第一。2024年上半年专精特新企业的IPO数量和筹资额占比分别达48%及35%,为同比历年最高。
从行业来看,“硬科技”行业企业较多的工业、科技以及材料是IPO的主要行业,此3个行业的IPO数量及筹资额分别占上半年总量的89%和88%。
此外,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自2023年底的767家,下降至2024年6月10日的526家。同时,A股IPO终止数量不断攀升,其中主动撤回企业占比高达97%。另一方面,IPO首次申请企业数量锐减,截止6月10日,仅有2家企业首次申报IPO。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表示:“IPO门槛的提高,有助于筛选出更具竞争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进入市场。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相信A股市场将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IPO生态将迎来变革。”
新股定价方面,在从严监管高定价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首发市盈率同比下降,仅有一家IPO首日破发,IPO首日回报同比大幅上升。
杨淑娟表示:“新‘国九条’提出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监管,整治高价超募、抱团压价等市场乱象。”
香港IPO现回暖信号,新股认购情绪回升
港股方面,据上述报告,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28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1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和32%。由于利率持续高企和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在股票发行数量和筹资额方面较克制。
但港股于第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开始回升,流动性等各项市场指标逐渐改善,投资者情绪有所提升。第二季IPO数量和筹资额环比分别上升33%和52%。
2024年上半年有92%的主板上市企业录得超额认购,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主板平均超额认购196倍,去年同期为8倍。期内,超额认购倍数最高的主板IPO录得432.34倍超额认购,去年同期最高超额认购仅33倍。
就具体行业来看,科技企业IPO数量及筹资额均列首位。
此外,2024年上半年,内地企业继续主导香港IPO市场。报告称,自去年下半年起,不少内地企业已咨询或启动赴港上市项目,今年以来气氛进一步加强。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选择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之中,一部分筹划赴港上市已久,另有部分则鉴于目前的监管环境选择‘改道’香港。对内地企业来说,港股上市的周期相对较短,以目前的监管环境而言,亦较A股上市有更高确定性。”
预计第三季度港股申请企业数量大增
报告称,下半年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正在积极建设,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IPO活动有望逐步恢复,但短期仍将保持一定的收紧状态。
安永大中华区TMT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李康认为,新“国九条”的执行情况将成关键。另外,预计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减,并更强调精准性。在此背景下,科技属性强、满足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将更先开启上市程序,拥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仍会是下半年IPO的主力。
港股IPO方面,中国证监会4月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头部企业赴港上市融资。内地企业从A股“改道”香港上市的步伐加快。随着内地行业头部企业赴港上市,IPO筹资规模也有望增加。
何兆烽补充道,内地企业启动赴港上市工作的数量在今年3、4月开始明显增多,预计第三季度申请企业数量会大增。除了致力把握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窗口期,香港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包括提升股市效率及流动性以及吸引中东和东南亚企业来港上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