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考物理考题:重视基础,考查灵活,偏向科技文化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金鑫
2024年青岛中考进入第二天,除了数学让部分考生感觉有些难度之外,其他学科都没有“难为”大家。特别是14日下午的物理考试结束以后,考生坦然出场,表示物理并不算难,偏重基础,更贴近于课本,但考查方式更为灵活,部分题目感觉新颖,偏向于科技文化。
图片
考题偏重基础,更灵活、更开放
14日下午5点30分是结束物理中考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就有考生陆续交卷出场, “这套物理题不难,比较偏向于基础方面,更贴近于课本,考查的方式更为灵活,虽然最后一个题感觉挺新颖的,但也蛮适应”,有考生告诉记者。但也有考生表示,这套题目中的计算题要求较高,计算量蛮大,在基础知识的考查方面,“需要对课本有比较好的理解,对一些试题要多加训练。”
图片
多位考生对物理试卷的最后一道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把物理知识和国家的登月工程结合起来,给我印象很深刻”,考生史同学表示,把中继卫星叫鹊桥,“意思是连接了我们的月球和地球,真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之后散发出的无穷魅力。”有考生表示,其实这道物理题并不难,“虽然题目比较开放,材料比较长,但稍微读一下,就知道它考的是什么。”
没有偏题、怪题,考生感觉“易如反掌”
采访中有多位考生表示,自己只用了40来分钟就把物理试卷都做完了,还有考生表示“物理易如反掌”,“没有不会的题”。也有考生表示,物理考卷中的多个话题都能体现学科融合,但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算难。
图片
图片
“整体变化不大,通过孩子们的反馈,今年没有偏题、怪题,对物理基础知识考查比较多。”青岛银海学校物理教研组长李时强告诉记者,今年中考物理的压轴题在计算量上较往年有所降低,不少题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比如最后一题是电热综合题,考的是用电水壶烧水和用天然气烧水,哪一个更合算。”在李时强老师看来,虽然其中要用到的公式比较多,但引导孩子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实际的问题。
中考抓基础,自招练提高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李时强老师表示,通过与学生了解得知,今年中考物理的另一大变化,就是多选题的分值,“今年多选题的分值恢复到了去年之前的评分标准,漏选得一分。去年多选题是选对了得三分,漏选得两分。”
图片
针对新初三,李时强老师建议,物理学习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自招方向,二是中考方向。“如果是中考方向,就要抓好基础,完成学校里的常规教学和训练任务,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针对马上要准备自主招生的学生,他表示,“从今年自主招生的题目来看,也是没有超出新课程标准的范围。所以备考时,要适当提高一下练习题的难度,包括练习题的数量也要稍微提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