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也能网约!临港无人驾驶公交车开启预约定制化服务

“驾驶员相当于是安全员,仅在必要时接管车辆,比如靠站时的开关门,有人来操作。”临港投控集团旗下新片区公交公司、停车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春光介绍说。
临港新区上路行驶的智能网联公交,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惯导系统,可以精准识别车道线、全天候识别交通信号灯状态,预测行人、车辆的运动方向。
“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业内领先的时空联合算法可以为车辆未来10s的运行轨迹提供规划,可以同时处理100多个交通参与者的轨迹预测,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和路径规划,遇到前方车辆阻挡、行人闯入时能自主完成减速避让。”张春光介绍说,车辆保留了安全员驾驶区,可以在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间自由切换。
图片
除了可以自动驾驶,临港智能网联公交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可以提供响应式服务。有别于常规公交,智能网联公交的线路是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收集用户需求,提供门到门的定制化出行服务。 
2024年临港新片区规划23辆智能网联公交车辆,面向社区居民、高校师生和旅游人群提供医疗、通勤和旅游等场景线路的需求响应式接驳服务。
线路全长8.5公里环湖观光线,是上海第一条示范运营公交线路,目前智能网联公交车累计运营里程73806公里。
今年3月,临港智能网联公交高校线路开始载人示范应用,线路全长7.8公里,目前累计运营里程10920公里。医疗线路(申港社区-六院)也于年3月28日开线,线路全长5.8公里。目前累计运营里程4884公里。
图片
除了智能网联公交车,临港新片区还完成了主城区范围内60辆常规公交的网联化改造。通过在常规公交上加装OBU系统以及司机屏、乘客屏、车尾屏,实现道路信息实时采集接收工作。
司机屏能够实时接收用户端出行需求和路侧信息,提供辅助驾驶功能,为驾驶员提供行车决策、闯红灯预警、车速引导、碰撞预警等信息服务。这块屏也是临港公交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的重要载体,司机可以接收平台下发的发车指令。乘客屏以轮播或分屏方式展示车路协同孪生场景、公交出行服务信息(线路走向、到站信息、运营班次)、科普宣传视频等内容。
车尾屏能够向外部的车辆或行人展示当前车辆的线路信息、转向状态、前方车道的红绿灯状态及倒计时、绿波车速引导等内容。
依托网联公交车的OBU设备,公交车“变身”为新片区道路信息实时采集的智能终端,为城市道路资产管理、道路养护和实时交通事件等提供实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