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资金净流入额超去年全年 今年来314只基金吸金能力超强

图片
虽然指数不温不火,但资金却暗流涌动。《大众证券报》记者发现,2024年还未过半,不少基金的场内资金净流入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有分析人士认为,资本都是逐利的,A股给投资者带来的真实内在回报正在逐渐提升,建议关注结构性亮点领域。
314只基金吸金能力强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有314只基金的场内资金净流入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净流入额最大的是三只对标沪深300指数的ETF基金,易方达沪深300ETF年内资金净流入795.71亿元,嘉实沪深300ETF净流入527.97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净流入527.8亿元,而去年全年这三只基金的资金净流入额不到上述金额的一半。此外,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的年内资金净流入额均超过100亿元(见表)。
今年来场内资金净流入额超去年全年的基金TOP30
图片
宽基ETF的超强吸金力引发公募机构纷纷布局。资料显示,富国基金于6月5日申报了富国沪深300ETF联接基金,公司旗下富国沪深300ETF于5月23日成立。6月4日,中欧基金申报了沪深300指数发起式基金,5月21日,中欧基金提交了沪深300指数量化增强基金的申报材料。5月20日,广发基金申报了广发上证50ETF联接基金,公司旗下广发上证50ETF于4月24日成立。
除了宽基ETF,今年来跟踪黄金市场、海外市场的多只被动型基金也被资金追捧,比如博时标普500ETF,截至6月12日,今年来该基金的场内资金净流入额达到33.43亿元,而去年全年该基金的资金净流入额为负;工银印度市场人民币,年内资金净流入9.3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有6.1亿元;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年内资金净流入17.74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有2.6亿元。
关注结构性亮点领域
嘉实基金策略分析师冷传世提出,信心拐点、内需拐点、流动性拐点都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大盘蓝筹风格可能继续占优。首先,7月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非常值得期待,本届三中全会的政策聚焦点是经济改革,会擘画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方向和发展重心,有望会给市场注入强大的信心。其次,“517”地产新政以来已出政策效果仍待观察,后续仍有继续发力的空间。再次,全球降息周期开启,两家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拿大、欧洲央行“抢跑”,美联储降息方向明确但节奏仍有不确定性,全球降息周期的到来会从流动性层面减少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
博时基金指出,美国标普500指数是国际市场公认的美股风向标,覆盖美国11个行业500多家代表性上市公司,集中在市场的大盘股,约占美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的80%。博时标普500ETF(513500)是国内跟踪美国标普500指数的ETF产品,通过ETF这一具有低廉管理成本、高效申赎交易模式的投资工具,帮助国内投资人捕捉美股成长收益。也可以考虑选择博时标普500ETF联接基金。
财通基金称,短期内市场可能延续指数缩量震荡、行业轮动的格局,但中期预计震荡偏强。政策密集发布期暂告一段落,政策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内需改善的乐观预期较难持续发酵,但随着二十届三中全会临近,改革政策预期升温或仍将对市场形成支撑。本次年报和一季报确认A股资本开支增速下行、自由现金流改善、分红意愿提升的趋势,A股给投资者带来的真实内在回报正在逐渐提升。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结构性亮点领域:一是关注全球产业周期共振的AI产业链;二是把握确定性较高的出口链机遇;三是受益新“国九条”驱动、值得长期关注的高股息行业;四是可阶段性关注顺周期类资产机会。记者 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