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拒绝北大,贷100万上哈佛的农村姑娘,如今她过成了这样

知道“詹青云”这个名字,不是她在答辩节目中唇枪舌战的飒爽模样,而是她那令人惊奇的经历。
2次拒绝北大,贷100万上哈佛的农村姑娘,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传奇?
图片
詹青云妈妈是一名英语老师,爸爸是一名普通工人。
但爸爸并不甘落后,哪怕30多岁,也坚持要读研提升自己。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詹青云耳濡目染,也很喜欢看书。并且从小就展现了“小神童”的气质——4岁就能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故事绘声绘色讲给爸妈听了。
看着女儿这么优秀,爸妈也是非常欣慰。
然而,好景不长。
图片
别的小朋友都被老师奖励、夸奖,唯有詹青云显得资质平平,成绩垫底,甚至还一度被人嫌弃。
这让她很是失落,甚至都有些郁闷:“能讲水浒传又怎样,成绩不还是差?”
看着女儿灰心、失落的样子,妈妈胸有成竹地告诉她:“别怕,给你算过命了,说你到了四年级,成绩就会特别好!”
看着自信满满的妈妈,她等啊等,等过了六年级,成绩还是没啥起色。
图片
这时候,爸爸上场了:“只要考到66就行了,66大顺嘛,多吉利啊!”
妈妈也附和:“是啊是啊,妈妈重新给你算过了,说等你上了初二,成绩就会好了。”
在这样爱和鼓励的环境中,詹青云感受到,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暂时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够努力、够自信、够自律,就一定能行的!
图片
不过,老师却不看好她,甚至还开玩笑说:“詹青云这资质,是考不上大学的。”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不被看好,好强的她心有不甘,暗暗努力,一定要证明给别人看,她并不差,她也可以很优秀!
于是,她静下来心,认真钻研,并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图片
成绩突飞猛进的她,被香港中文大学提前录取。
其实,她的成绩是可以去北大的,并且志愿也填的是北大。
但由于家境确实不富裕,再加上香港中文大学用奖学金“诱惑”了她。于是,她选择去香港读书。
图片
上大学后,她的眼界、认知得到了非常大的拓展。从农村出来的她,这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
读完硕士后,她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时候,北大也抛来橄榄枝。
但是,她还是拒绝了。
因为她的目光,看向了哈佛大学的法学院。
图片
在法学院的JD考试中,她以174的优异成绩(满分180),成功被哈佛录取。
兴奋之余,她却怅然了——出国留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钱呢?
爸妈翻出家里所有的存折,但还是凑不够学费。
图片
一家子都犯难了,去上学吧,家里确实没钱,100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实在不是小数目。
不去吧,孩子辛苦一二十年,好不容易考上世界顶尖学府,怎能轻易放弃?
看着詹青云期盼的眼神,妈妈到底还是没忍心,于是以个人名义,贷了100万,将她推上实现梦想的道路。
詹青云在后来接受采访时,也坦然谈了这段经历,她说:“我之所以敢让家人借这笔钱,是因为我相信,我读完书后,能把它挣回来。”
她确实说到做到了,留学归国后,她被国内一家公司高薪聘用,并用一年的时间,还掉了这笔债。
图片
看到这,我只想写一个大写的“佩服”!
人生开挂,莫过如此吧。
只是她的“开挂”,却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进入哈佛后,很快,她就一蹶不振了。
以前在国内,自己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而到了这里,却平庸得不能再平庸。
身边都是有见地、有学识、有头脑的精英,跟他们一比,自己实在是太普通了,她甚至陷入自我怀疑中。
图片
但同时,她也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自己在进步,别人也在飞速地进步。
正是有了这样清晰的认知,使她看清楚了脚下的路。
一想到妈妈为她借的那一百万,她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照亮前行的路。
思想有了这样的转变后,她便重新振作起来,更加刻苦学习,最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图片
在2018的“华语辩论世界杯”比赛中,她以满腹经纶的才学、敏捷的思维独占鳌头,获得“华语最佳辩手”称号。
并且在后来《奇葩说》的答辩中,她用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思路、快捷的反应,烧干了不少观众的“CPU”。
现在的她,正从事律师行业,当一名律师精英。由于工作太忙,她也没时间再参与答辩。
但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大概,这就是人生一种乐趣吧。
图片
从小时候的“差生”,到哈佛博士;从不被大家看好,到人生逆袭。
没有家底、没有贵戚、没有天赋,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2次拒绝北大,贷100万上哈佛,看到她的人生经历,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