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博会探馆:“科技感”拉满,新老年人追求“诗和远方”

6月13日至15日,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老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50个展商,整体规模逾4.6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作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上海老博会上哪些展位及展品最受欢迎?老年人都有哪些新需求?一起来看上观新闻的报道↓
看点一
科技公司介入银发产业
在老博会展馆走一圈,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科技感”,行业内外技术交叉共振趋势明显。
此次参展,“外刚内柔”的“铁甲战士”,可灵活进行单关节训练、多关节联动、步态调整,甚至可以智能起坐。尤其是“柔性外骨骼机器人”,这款安装在人腿部的动力系统轻便机器人,能捕捉到人运动意图,实现精准步态预判,还能智能化解决偏瘫遗留下来腿部一边行走不顺的问题。
图片
康复辅具
展会现场,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进入银发产业。随着产业成熟度提升,老博会成为交叉领域科技类企业链接养老的绝佳入口。
老人万一在家中摔倒,无需电话在身边,只要大声呼救,甚至敲击地板,AI呼叫器就能立刻识别并向家属发送警示信息。在展会现场,工作人员演示了孝心通老人AI敲击呼叫器,这是中国首款老人AI呼叫器,可通过识别墙壁、身体、桌子等敲击声报警。
业内专家表示,近两年老博会智能类产品的不断增多,意味着我国银发经济从传统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正在加速,需求端的增量和供给端的资源投入双向刺激,进一步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看点二
居家养老产品种类增多
居家养老仍然是未来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原居安老是中国传统,也是未来方向。居家服务,一大难点是服务需求的特殊性。居家服务有几十种之多,老年人需求差异性大,难以标准化、模块化;有的需求频次低,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比如夜间服务、助浴服务;有的带有亲情性质,难以市场化、社会化,比如社交、陪伴需求。
图片
在展会现场,居家服务多样化需求,催生了种类繁多的适老化产品,它们也是此次老博会展出频次最高的展品。
两块外形相同的地板,被涂上清水和清洁剂后,一块用脚踩下很滑腻,另一块丝毫不打滑。在展位前,现场的实验展示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不少观众。
适老化产品中最常见的就是浴室用品和马桶扶手。一家企业展示了一款“免打孔的马桶扶手”——实木把手、加粗扁管马桶架,可移动,高度可调节。
毫米波雷达,老人在家里不用穿戴在身上,它可以自动监测,意外发生时触发告警。今年新推出的产品,这样一个设备可与老人的子女通过电视的方式互动。
居家养老的适老化产品,为不少专业企业进入养老行业提供了机会。而充分的竞争使企业深入调研老人的真实需求,从而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跟随老人生命周期、成长可变的适老化是最合理、适度的适老化。
图片
看点三
“新老年人”催生新需求
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人”,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他们的需求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医美、社交等新需求。在展会现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新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
市民在医美品牌展位前仔细询问着不同医美项目的功效和风险。老年人越来越注重仪表,会是一个新趋势。
图片
电子导盲犬
看点四
国外厂商看好中国市场
我国潜力巨大的银发经济市场,正引发全球养老企业关注。本届上海老博会上,国际展团大幅度拓展。其中,以独立展示、企业联展、国家馆三种形式亮相的日本品牌最为吸睛。80多家日本企业带来众多技术成熟、理念先进的康养产品。
设计独特的运动型轮椅MAXMF,折叠后内间距只有15毫米,一只手就能握住,可轻便地装入汽车;超轻量轮椅CRT1整车重量仅9.3公斤,车架不易留下刮痕,美观实用的同时车体强度有保证;多体位调节电动护理床只需一个按钮即可从睡姿转变到稳定坐姿,还能辅助起立到站姿;适老化旋转椅设计独特,完美符合人体曲线的腰部支撑;这家日本最大的餐具厂商带来多种适老餐具,还有针对认知症老人的餐具套餐。
众多荷兰品牌也以国家展团的形式亮相老博会,全面展示了荷兰的康养产品和服务。最大的居家护理团队,已建立智能化、数据驱动、高能见度、医养结合的服务平台。
参观信息提示
2024上海老博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新区芳甸路1201号)W2-W5馆举办,明日参观时间如下:
图片
具体到达方式请参考下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