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级是道坎儿,哪怕是余承东也不敢说进就能进!

6月14日,余承东一句“暂时不考虑推出20万元以下汽车,因为暂时没有做到20万元以下成本的能力”,引起了社交媒体的讨论。
图片
讨论的重点在于,余承东此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表示,不带激光雷达的版本杀到20万元以内没有问题;而再往前,余承东也曾说过,华为鸿蒙智行主要专注于中高端产品,不会涉足20万元以下的市场。
一时之间,给市场一种真假难辨的错觉。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余承东说话前后矛盾,因为他每一次说的话都是带有定语的。有定语和没定语,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理解余承东,因为他的一贯以来人设,还有所处的位置,余承东需要时时引爆社交媒体,保持一定的曝光。
至于说到底要不要进入20万元以内的市场,我们不能只听余承东说什么,最关键的要看华为做什么。
图片
从企业角度来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量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华为鸿蒙智行要在国内进一步提升销量,必须从高端市场扩展到低端市场。
或许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余承东在这个问题上给人一种精分的感觉。
但是,无论进与不进,我们都不能否定一个事实,20万元对于很多新势力品牌就是一道坎儿。
都遇到过相同的问题
关于要不要做20万元以下的产品这个话题,理想和极氪此前就有过和余承东类似的消息。在2023年初的时候,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信息,其中提到了L5车型,并强调这款车将会是一款非SUV,售价将会在20-30万元之间,现在看来这不是L5,而是L6。当时,李想就特别强调不会推出20万元以内的车型。
图片
图片
同时,吉利汽车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也说,极氪不会推出20万元以下的产品。
鸿蒙智行、理想、极氪作为新势力品牌中的风头正劲的品牌,都不约而同对20万以下的车型发出了拒绝的声音。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哪个品牌,如果有可能的话,它们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覆盖到所有的价格区间。但是华为、理想和极氪现在的能力和精力还不足以支撑这个野心。
理想汽车在2023年风光无限,全年累计交付量为37.6辆,实现净利润118亿,成为首个盈利的新势力品牌,可谓是遥遥领先。但是,理想却在2024年经历了低谷。
先是销量被问界赶超,然后是被寄予厚望的MEGA哑火,理想因此宣布今年不再推出纯电车型。同时,理想汽车还下调了年销量目标,从原来的80万辆下调到48万辆。
极氪汽车2023年极氪汽车累计销量为118685辆,同比增长65%。极氪还成功在美上市,成为继蔚小理零之后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风光的背后,极氪也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根据极氪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净亏损为22.2亿元,这仅次于亏损大户蔚来(52亿),远高于比小鹏(13.68亿)和零跑(10.13亿)。
极氪2024年的交付目标为23万辆,截至5月末,极氪的交付量为6.78万辆,完成率不足30%,要想达成年度目标,在剩余7个月中月均交付量需达到2.3万辆以上。压力不可谓不大。
图片
鸿蒙智行虽然集合了四家车企,但是挑大梁的只有问界。2024年前5个月,问界品牌累计交付量为138047辆。M7作为其中的绝对主力,今年前5个月取得了9.14万台的销量。问界M7自从2023年9月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8万台。
不过,5月份问界M7销量10181台,相较巅峰时刻出现下滑。而对于整个鸿蒙智行来说,智界的力量还过于弱小,和北汽合作的享界,以及和江淮合作的新品牌的还没有上市。
华为鸿蒙智行的困境主要在于问界一家独大,而问界又是靠一款M7充门面,现在呈现出下滑状态,其他品牌还没有成长起来。总结来说,就是发展极度不均衡,偏科太严重。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三家新势力更紧要的任务是延续爆款车型的热度,尽可能地扩大销量规模。
20万以内市场对手很强
20万元以下的市场,也并非能够轻易能进来的。因为这里有比亚迪这个超级大鳄存在。
2023年比亚迪整体销量达到302万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头牌。秦PLUS全年累销超45万辆,宋PLUS全年累计销量42万辆,海鸥全年累计销量28万辆,海豚累计销量36万辆,海豹累计销量12万辆,驱逐舰累计销量超过9万辆,元PLUS累计销量42万辆,这些车型累计销量占比亚迪的大半壁江山,其主销款都在20万以内。
图片
比亚迪能够在20万元以内细分市场,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成本控制,也就是大家都津津乐道的垂直整合。
海豹在日本上市后,该车先后被日经社BP、瑞银机构进行了拆解,得出的结论是,相比欧洲车企,比亚迪的生产成本低大约25%,同时还拥有颠覆全球设备制造商的潜力。
美国研究机构Caresoft Global深度拆解比亚迪海鸥后认为,美国车企不能在12000美元的成本下生产出海鸥这样的产品,海鸥的设计与做工完全能够媲美美国市场30000美元以上的产品。
如果华为、理想和极氪进入这个市场,既要顶着成本的压力,又要担心产品会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不会泛起,权衡下来,不进入20万以下的市场或许是目前的最优解。
余承东说,“现在我们做的30万以下的车,全部都是亏损的,30万差不多是盈亏平衡点。我们不会为了降低成本,降低产品质量。”
李想在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也说,“到2030年,20万以上的家庭用户市场,我们只需要在中国市场吃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就可以是一个超过万亿级别的收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今天我们占据了这个市场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分散精力去看其他的地方,我觉得这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
图片
20万以下细分市场,未来的竞争形势将更加复杂。主要原因是主流合资品牌中级车的主销车型的价格已经下探至20万元以内,未来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进一步逼近,它们势必还会进一步降价,届时它们将会更具性价比,这对于许多消费者无疑是一个巨大诱惑。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有恐怖如斯的比亚迪,还有被逼上绝境做困兽之斗的的合资品牌,再加上一众中国汽车集团孵化的一系列新能源品牌,可以说,这个细分市场参与者之多,竞争形势之复杂,远非其他市场可比。
这个市场并不好做,对于鸿蒙智行、理想和极氪来说,目前它们有更重要的任务,杀入这个细分市场确实得不偿失。
百姓评车
现在,无论是20万元以上还是以细分市场,各家的竞争都十分激烈,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汽车市场这样就对了,就应该是充分竞争,而不是少数几个品牌独大。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买到更合适的产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