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改革开放创新的广东侨乡”2024海外华文媒体广东采访行圆满结束

6月6日至12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广东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改革开放创新的广东侨乡”2024海外华文媒体广东采访行走进广州、江门,来自美国、德国、柬埔寨、埃及、新西兰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海外华文媒体,及国内相关主流媒体开启了为期7天的侨乡之行。采访团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记录“再造一个新广东”的美好未来,现场体验新一轮广东改革开放、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亲身感受南粤大地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新篇章。
创新篇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广东具备了坚实的产业科技创新基础和创新优势,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省上下形成强烈共识: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发展。”6月7日至8日,采访团走进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研究院、广州呼吸健康产业孵化器、励丰文化产业园和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实地感知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广汽研究院研发人员超6000人,拥有专利约1.86万件,发明占比约41%,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连续位列汽车行业前茅。在采访过程中,香港中外新闻社总编辑韦燕则对广汽工作人员提到的两组数据印象深刻。“一是工作人员提到13秒能够下线一辆车,另外一个就是这里是零碳工厂。”韦燕说,“我走过很多地方采访,零碳工厂、零碳企业就目前来看,是比较少见的。”日本《东瀛新视野》的总编辑蒙令华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他说:“现场工作人员提到广汽的部分技术已反哺给合资企业,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一个亮点。中国的民族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走在世界前列,且获得认可,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
图片
广州呼吸健康产业孵化器致力于呼吸医学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与转化,依托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性搭建及成功打造了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整的产业转化平台与产学研体系,实现了产学研结合及成果孵化,被授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采访团对广州呼吸健康产业孵化器在呼吸健康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表示高度赞赏,亲身感受和见证了钟南山团队多项研究成果“落地”。
图片
缅甸《金凤凰报》编辑熊智明对广东这片热土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印象深刻。他了解到,由广东省侨联、中山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联合主办的2024年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引起海内外侨界热烈反响,正在接受报名中。他说,“海外华文媒体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让更多对广东发展有兴趣的人才了解最新项目和相关政策,帮助他们抓住发展机遇。”
图片
绿美篇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百千万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东省侨联整合各方资源,在全省21个地级市陆续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侨界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侨助“百千万工程”的绿色热潮。近日,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丰率先在清远、韶关出席了侨界义务植树活动。
图片
6月8日,广东省侨联、五邑大学、江门市侨联等联合在江门举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侨界义务植树活动。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见证并一起挥锹植树。
图片
图片
据了解,江门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目前江门的森林面积、覆盖率、蓄积量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前三位。著名侨校五邑大学的校园绿化也是驰名远近美名远扬,校园内层林叠翠、绿树成荫,是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的“桥头堡”,也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点”。
龙舟篇
岭南一带水网密布,自古就有龙舟竞渡的风俗,其中,赛龙舟(礼乐龙舟)端午节(古劳三夹腾龙)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龙舟文化各地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大家感受龙舟魅力。
6月10日,采访团一行来到江门观看“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全国龙舟大联动“嘉士利杯”江门(开平)国际龙舟邀请赛,现场感受群龙竞渡、劈波斩浪的热闹与精彩。
图片
美国《华人》杂志社副社长魏炯才一路行来,快门不断,“龙舟节活动让我感受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体会震撼人心的龙舟精神,更体验到了奋斗的快乐与收获的成就感。如今龙舟文化在海外广为传播,我们作为媒体人要架起沟通海内外的桥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让更多的海外侨胞、海外友人了解广东、了解中国。”
图片
“虽然在海外生活多年,每次看到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心里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葡萄牙葡新国传集团总编黎安琪说道。“这次现场观看龙舟赛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海外华侨为什么如此热爱和执着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文化篇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目前全省共有39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其中江门市有8个,此次采访团走访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广东厨艺技工学校、开平市塘口镇、恩平市冯如故里牛江镇等5个文化交流基地,把最具特色的侨乡文化推向世界。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是江门市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的重要载体,每年接待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友人近10万人次。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活动,组织境内外学生到访五邑地区游学,建成五邑大学侨文化展示馆,推动成立省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塘口镇依托侨乡文化、世遗文化、碉楼文化,挖掘碉楼建筑与村落故事,着力打造以世遗文化、华侨文化为底色的文旅小镇,打造江门(塘口)江澳青年文创小镇,并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牛江镇建设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馆,举办“拉美文化”咖啡美食嘉年华,开展美丽侨村建设。
图片
6月11日下午,采访团走进广东厨艺技工学校。28家海外华文媒体共同见证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当日,广东烹饪协会、香港饮食业职工总会、澳门餐饮行业协会、澳门美食同业联合商会等与广东厨艺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还在侨乡特色菜研发中心开展菜式研发、品鉴交流活动,邀请了学校培养的杰出学员代表“世界厨王”伍海峰先生回校交流。
图片
广东厨艺技工学校办学30多年来,累计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优秀学员超过5万人,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他们凭借在学校习得的精湛厨艺,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众多国家的餐饮界崭露头角,不仅赢得了当地食客的喜爱,也让中华美食的魅力在海外得以广泛传播。学校还充分依托海外华文媒体,与美国中餐联盟等签订合作协议,讲好粤菜故事,宣传侨乡文化。
来源:广东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