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高宗的叔父,以全家性命担保岳飞无罪,却遭到贬谪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一代名将岳飞被捕入狱。朝中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但慑于秦桧的权势,以及他背后的那个人,因此大家都缄口不言,只有极少数人敢于发声。除了韩世忠外,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无罪,但却遭到了贬谪,那么这位人物到底是谁呢?
图片
一、赵宋宗室
此人名叫赵士㒟(niǎo),字立之,出身宋朝宗室。原来,赵士㒟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他的高祖父是商王赵元份(宋太宗的第四子)。赵元份有三个儿子,老三名叫赵允让,死后被封为濮王。赵允让有二十二个儿子,老十三名叫赵宗实,被过继给了宋仁宗,后继承皇位,即宋英宗。赵士㒟的祖父名叫赵宗晟,是赵允让的第九子。
赵宗晟这一脉还不错,他本人酷爱读书,藏书数万卷。宋仁宗得知此事后,特意拿出国子监的藏书赏赐。赵宗晟的儿子名叫赵仲御,他“自幼不群,通经史,多识朝廷典故”,官至检校少傅、泰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深受宋徽宗的礼遇。赵仲御的儿子也不少,有二十五个,其中第四子就是赵士㒟。
图片
二、南宋重臣
赵士㒟也非常好学,特别善于写文章,在北宋年间历任右班殿直、忠州防御使、郑州观察使、宁远军承宣使、权同知大宗正事等职。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设立大元帅府,赵士㒟先是向孟太后建议,“乞命帅府得承制便宜行事”,接着又支持赵构继承皇位。按照辈分来说,赵士㒟还是宋高宗赵构的叔父呢!
当时,“猥持国柄,嫉害忠良”的黄潜善等人用事,刚直不阿的赵士㒟弹劾这些人误国,结果遭到了排斥,“出知南外宗正事”。苗傅、刘正彦作乱时,赵士㒟乔装打扮,进入杭州,“以蜡书遗张浚,趣其勤王”,他还给吕颐浩写信,“勉其与浚同济国难”。苗刘之乱被平定后,赵士㒟得到了升迁,“加检校少保,除同知大宗正事”。
图片
三、营救岳飞
绍兴八年(1138年),金朝与南宋达成和议,将陕西、河南归还宋朝,宋高宗让赵士㒟去拜谒陵寝。赵士㒟“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因功被封为齐安郡王。赵士㒟是个主战派,他在秦桧出任宰相后,多次与其发生争执。后来,岳飞被捕入狱,朝中无人敢言其冤。就在此时,赵士㒟挺身站了出来。
他在上奏宋高宗的诏书中写道,“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秦桧非常生气,立即动用言官弹劾赵士㒟,说他与岳飞勾结,“踪迹诡秘,事切圣躬”。于是,宋高宗免去了赵士㒟的所有官职。接着,御史中丞万俟卨“复希旨连击之”。最终,赵士㒟被流放到了建州(今福建建瓯),于十二年后病死,终年七十岁。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