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向右转”明显,“风向标”预示政策不确定性

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结果近日出炉,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分别保持欧洲议会第一、第二大党团地位,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席位有所增加。
这场选举被视为欧洲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欧洲议会“向右转”倾向明显,增加了欧罗巴大陆的政治不确定性。未来具体有哪些影响?我们请专家详细解读。
——编者
图片
作者 简军波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立法、监督、预算和咨询机构,每五年举行一次选举。本届欧洲议会选举于本月6日至9日举行。每一成员国进入欧洲议会的议员人数根据各国人口比例确定。此次选举最大特点是欧洲极右翼力量继续在欧洲议会壮大,欧洲出现一定程度的极右化倾向。
几大阵营有喜有忧
此次议会选举共产生720名议员,代表27个成员国200多个政党。结果显示,传统上占第一、第二位的人民党党团和社民党党团依然处于优势地位,各自议席比例较上届提升了一个多百分点。
本届议席数量变化最大的党团来自左翼、极右翼和中间派自由主义三个阵营。左翼方面的党团包括了左翼党团和绿党党团,其中绿党党团议席占比下降幅度近3个百分点,这对本就议席数量较低的绿党而言是一次重大失败。中间派自由主义党团复兴党团也明显失利,议席比重从上届的14.4%降到如今的11%。最令人关注的是,极右翼的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和“身份与民主”党团加起来占据了近20%的议席,显示欧洲议会极右化趋势在加快。
选举结果反映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及政党政治正发生重要变化。由于议员直选,欧洲议会的极右化趋势体现了一些国家政治生态的深刻转变。
此次欧洲议会中的极右翼议员主要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等国。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了这次选举中约三分之一的选票,比总统马克龙领导的法国复兴党高出一倍多;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得票率也超过总理朔尔茨领导的执政联盟;意大利和比利时的极右翼政党同样获得空前大胜。
此外,目前欧盟27国中有7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获得或即将获得执政地位,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瑞典、捷克和荷兰等。
总之,此次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显示,极右化趋势将对欧洲政治生态造成严峻挑战。
图片
图说:欧洲议会发言人公布选举结果 图 IC
影响欧洲内外政策
极右化趋势将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内外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欧洲内部政策可能发生变化。一是能源和产业政策。此次选举中绿党党团势力大幅下降,反映出选民面对俄乌冲突下欧洲能源短缺的现实,不太愿意追随绿党的激进主义主张。一些极右政党重视国内“再工业化”和产业保护,降低对“绿色”议题的关注而强调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呼声可能有所加强。二是移民归化政策。各国极右政党在这一问题上共识较大,欧洲议会可能将推动欧盟进一步加强移民归化,削弱多元主义政策影响。三是不少极右势力属于“疑欧”主义者,欧洲议会极右力量的上升可能会影响欧盟对成员国的影响力。另外,为获得多数主导权,占优势地位的人民党党团如果与极右党团结盟,将大大改变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的政策取向。不少极右翼政党具有保守主义倾向,可能会改变欧盟在少数族群权益、堕胎、毒品等问题上的立场。
其次,欧洲对外政策可能有所调整。这主要涉及移民政策、对外经贸政策和俄乌冲突等热点问题。极右势力在欧洲议会和部分成员国的抬头,未来或将对外来移民(尤其是中东、北非地区的移民)进入欧盟采取强硬立场,在对外经贸上的保护主义倾向也可能会有所加强。对于俄乌冲突,鉴于有些极右政党主张采取不干涉立场(如法国国民联盟),有些持同情俄罗斯的立场(如匈牙利青民盟),因此将加大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的复杂性。
最后,应客观看待极右化趋势,无需夸大其影响力。一是在欧洲议会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右翼和中左翼政党,代表欧洲100多个主流政党的意识形态取向。尽管极右力量有所增强,但依然无法主导欧洲议会的决策。二是极右翼势力也并非铁板一块。如意大利兄弟党和法国国民联盟在对待欧洲一体化上立场不一,后者更激进,难以完全整合成单一力量。三是尽管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具有共同决策地位,但在重大问题上,欧盟理事会依然是主要决策机构。四是有些想争取或已处于执政地位的极右政党,出现了向主流靠拢的迹象。五是极右势力在欧洲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在一些西欧和北欧国家势头正盛。
图片
图说:马耳他工作人员在计票大厅举着选票 新华社 发
体现政治生态改变
欧洲议会“右转”明显,将会对未来中欧关系产生哪些影响呢?第一,尽管需要重视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但无需过分夸大对中欧关系的冲击。欧洲议会的重要性有限,议会内党团林立,难以构成有重大影响的统一立场。议员来自不同国家,在考虑对华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本国利益和立场,而不完全是所在党团的意识形态偏好。
第二,欧洲议会选举可以视为欧盟成员国下次大选的预演,体现了欧洲政治生态改变。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的极右势力明显抬头,未来可能会影响对华政策。如何应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生态变化,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课题。
第三,应关注欧盟领导人的改选。欧洲议会选举后,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主席及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等都将改选,这些重要机构领导人及相关部门领导人的调整,将对整个欧盟对华政策产生影响。
第四,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欧洲极右力量的上升,从整体上看将强化欧盟对外经贸保护主义,并可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华攻击。但考虑到不同国家极右翼立场和意识形态差异,不能将极右翼力量完全视为一体,未来应考虑区分对待,分党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