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迎来“摘镜潮”!眼科专家解答近视手术6大关键问题

受访专家: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  熊露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钟财芬
随着高考结束,全国各大眼科医院迎来一年一度的近视手术高峰期。出于征兵体检、报考特殊院校、提升形象、方便运动等需求,很多人开始扎堆“摘镜”,导致暑期近视手术预约量激增。充分了解手术相关问题,有助做出合理选择,让手术发挥最大效益。基于此,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特邀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熊露解答近视手术常见问题。
图片
1.近视手术分为哪些类型?
熊露介绍,近视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育和用眼因素)等作用,使得成像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而非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不清,大部分为眼轴前后距离变长造成。近视手术主要是通过改变角膜屈光力或加入眼内镜的方式,让光线能聚焦在正确的位置,从而矫正近视。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包括两大类,即角膜激光类手术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
角膜激光类手术主要是通过切削部分角膜组织,调整角膜屈光力,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常见的包括全飞秒手术和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其中,全飞秒手术先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一个微小的切口将透镜取出,由此起到矫正近视的作用,优点是切口小、恢复快、没有角膜瓣。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先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切削部分角膜组织调整度数。除了同样恢复较快之外,该手术还可在矫正度数的同时,修正调整角膜的形态或全眼像差,有助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目前常见的有Q值引导、角膜地图引导的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也称“精雕”手术)和光迹追踪的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也称“全光塑”手术)等。
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是根据眼球的度数和相关生物参数制作一枚ICL晶体,将其置于眼内自然晶状体前,相当于在眼睛内放一个“隐形眼镜”,由此达到矫正近视和摘镜的效果。其优势是,矫正范围广(可治疗50~1800度近视及600度以内散光)、不切削角膜组织、切口小、手术相对“可逆”(在有需要时,医生可通过手术将ICL晶体从眼内取出)等。
2.如何选择合适的近视手术方式?
熊露表示,每位患者适合做哪类手术,需要经过全面而严格的术前检查来判断。医生会综合考虑其具体度数、角膜条件、眼部结构、眼底情况等给出建议。目前,可矫正的度数低至50度,高至3000度,其中高度数可通过不同手术方式或多种手术联合的方式矫正。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不能单纯通过度数来决定。如果简单的从度数初步区分的话,中低度近视可优先选择角膜激光类手术,前提是角膜厚度、角膜形态等指标符合要求。若近视度数较高,如800度以上,角膜很薄、形态异常或不愿意切削角膜组织,可能更适合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
3.近视手术有年龄限制吗?
“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主要需考虑眼球发育及度数稳定情况。”熊露介绍,若每两年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说明眼球发育情况较为稳定,相对适合做近视手术。一般来说,18岁前眼球发育不完全,近视度数可能持续升高。因此,通常建议做近视手术的年龄在18岁以上,如果临床上有特殊情况,如择业要求、治疗眼部疾病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放宽年龄范围。
图片
4.做近视手术后如何护理呢?
熊露提醒,短期内需预防术后感染,特别是在术后一周内,要注意防止脏水、脏东西进入眼内,同时保护好眼部,避免受外伤。此外,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前期的近视让眼球发生了一些不可逆的改变,如眼轴增长等会伴随终生,因此,不管是否进行近视手术都需要坚持定期复查眼部状况,尤其是眼底检查。养成科学用眼习惯,每30~4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让眼睛稍作休息,多看远景,避免用眼过度。
5.近视手术后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如果是做角膜激光类手术,如全飞秒手术、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当天手术后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异物感,同时伴有流泪或畏光的表现,通常2~3个小时后这些不适症状就会消失。”熊露说,有些患者在术后早期可能面临眼干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眼药水修复,同时注意科学用眼;部分人还可能在夜间或昏暗环境下出现眩光或光晕现象,这种情况大多会随时间推移慢慢好转,不用过于担心。
6.手术后有没有可能再度近视?再度近视后能不能进行二次手术?
熊露表示,近视手术通常能起到长效矫正的效果,但术后也有可能再度近视。一般来说,激光手术是在角膜基质层做的,由于基质层不会再生,所以手术效应相对稳定;人工晶体植入术中ICL晶体的度数不会变化,手术疗效也比较稳定。但术后若用眼习惯不良或存在某些个体差异,可能出现新的近视。如果术后注意用眼,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高。但真的出现了,也不用过度担心,可前往专业医院进行检查,通过评估,确认角膜、眼球条件符合标准后,通过再次手术进行矫正。
保持眼部健康是人们的终身功课,熊露最后提醒:1.不管是否考虑做手术,近视后都应定期前往专科医院检查,及时观察眼部健康情况,发现度数升高、散光等问题尽早干预;2.如果有做近视手术的打算,应提前准备、预留足够时间,确保医生能充分了解眼睛状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保障手术安全和手术效果。▲
责编:潘子虎
主编:丁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