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原因何在?

图片
6月14日,民政部网站公布2024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其中有关婚姻登记的数据如下:结婚登记196.9万对,离婚登记57.3万对。
而2023年1季度结婚登记214.7万对,离婚登记64.1万对。可见,今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离婚登记同比减少6.8万对。
那么,一年四季,哪个季度的结婚登记人数最多?下面我就列出2017-2023年每季度的结婚登记对数以及占全年比例:
图片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17至2023年,除了2020年以外,其余几年均是第一季度结婚登记对数最多,原因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那么,为何2020年第一季度的结婚登记数在四个季度中最少呢?这与2020年第一季度的疫情有关。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的缓解,结婚登记对数出现补偿性增加。
下表是中国历年结婚登记对数以及初婚和再婚人数,数据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2023》,其中,民政部尚未公布2023年的初婚和再婚人数。
图片
从上表可以看出, 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达到1346.93万对的峰值后,从2014年至2022年,结婚登记对数连续九年下降。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上升到768万对,结束九连降。
2014-2022年结婚登记九连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七普数据,我国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
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七普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三是初婚年龄推迟。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
四是结婚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在当今社会,买房已经成为很多人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
五是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不婚不育。
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受2020-2022年的疫情影响,许多年轻人推迟到2023年结婚。
经过2023年补偿性的结婚登记对数上升后,今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同比下降,就并不奇怪了,因为近年来结婚登记对数下降的几个原因(年轻人数量下降、适婚人口男多女少、初婚年龄推迟、结婚成本过高、婚姻观念改变)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可以预测,2024年全年的结婚登记对数也会比上一年减少。
我在《2024年中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会反弹吗》一文中已预测过,由于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上升、受三年疫情影响推迟在2024年生育、以及2024年是龙年等原因,预计今年出生人口将会有反弹。但由于年轻人口和育龄妇女数量下降、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改变,不婚不育的人群在增多,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低迷,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出生人口和生育率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当然,如果将来出台大力度的生育支持政策,那么人口形势或许会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