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新”丨寻“密”上交会,商用密码未来可期

央广网上海6月15日消息(记者冯丽)以“数链时代,绿动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6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举办,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19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56项,创历史新高。抗量子计算密码、密码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向的融合创新和示范应用场景齐聚商用密码展区,展示着我国在高水平商用密码领域的发展新动能。
图片
第十届上交会商用密码展区(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近年来,随着《密码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商用密码进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传统密码产品以独立硬件为主,多数是以“外挂式”的模式向应用提供服务。随着商用密码的应用推广,目前呈现出“内生式”的发展趋势,应用系统在开发阶段就考虑融合应用商用密码。“这种形态和应用方式的变化会使商用密码能够更好地与应用系统有效结合,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安恒信息商用密码产品总监盖文轩说。
密码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卫星通讯、自动驾驶的安全都离不开密码。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量子级别的密码破译系统正快速发展,现有公钥密码系统或受冲击,信息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格尔软件副总经理掌晓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量子计算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未来采用抗量子密码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传统密码算法如果切换到抗量子密码系统不仅“牵一发动全身”,还需要大量的成本支持。如何解决成本和各种系统的无缝迁移,实际上是所有客户和密码企业最应关注的问题。
图片
祝峰接受专访现场(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本届上交会聚焦创新前沿,商用密码领域国内首发量子增强密钥管理系统,展示我国首个基于抗量子密码的全量子一体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上海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祝峰认为,密码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基石,有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而当下就是要下好抗量子密码发展的先手棋。“提早布局、发展抗量子密码技术,不仅关系信息企业发展的‘生死存亡’,更关乎整个国家的信息安全。”
尽管抗量子密码技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但对于国内网络安全领域而言,布局抗量子密码等商用密码相关技术已成为行业发展重中之重。
上交会商用密码展区紧扣国家战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重大战略,集中展现了商用密码在支撑网络空间体系安全、服务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中的关键核心作用。
图片
上交会密码科普展示与活动区(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在上海G60商业密码产业基地,上海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量子密码应用创新联盟相继成立,聚集了30余家国内知名密码企业。去年上交会新设商用密码展区,本届上交会又首次增设密码科普展示与活动区域,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领略密码技术的神奇与奥秘。
业内专家认为,为应对量子计算发展带来的安全性挑战,国内抗量子密码研发及试点或将加速,以替代经典密码算法。从替换节奏看,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涉及大量的核心数据和交易信息,相比于其他行业有望更早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过渡到抗量子密码体系。
“未来,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将继续发挥其在要素资源整合、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进密码技术和应用创新,推动产业快速发展。”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总经理胡永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