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也要收费了?农村养老“保姆化”敲定,2年内资本开始入场

近几天,北方多地已经基本完成麦收作业,农民在欣喜于丰收的同时,自己的养老积蓄,也终于可以通过卖粮食得到一定补充,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意义重大。
近期,农村养老新政来了,这是今年首个农村养老专项政策,其中,既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又包括资本入场提供服务的条款。对此,有不少农民疑问,难道接下来农村养老,也要开始收费了?
图片
其实,农民养老除了家庭因素以外,外在的社会帮扶也同样重要,这样才能保障农民享受较高养老福利。因此,相关政策变动,则需要综合考虑邻里关系、养老金水平,以及农民养老收入来源等多个参考因素。
图片
现阶段,农民养老面临哪些难题?
现在,在大多数农村,大家都会选择农闲时外出打工,这也使得农村常住人口,主要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基于此现状,此前国家提出农民互助养老方式,让邻里相互照顾,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老人不丧失基本自理能力,倒是可以互助,但是一旦失能,考虑到出意外或有法律风险等因素,互助模式就不再能起到养老作用。
与此同时,以前农民养老,只需要趁自己身体健康时,多积攒养老钱即可,而现在大量农民还要面临60岁以上难就业和一百多元养老金难抵养老开销双重压力。因此,用工制度的变动以及养老金水平较低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农民养老,以及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获得感。所以,农民希望自己的养老金有所上涨,每月500元就很满足。
总的来说,老人一旦失能,考虑到付出与收获,以及承担风险等问题,互助式养老,就失去了作用基础,同时,60岁以上农村老人,在面临就业难度加大以及养老金水平较低的双重压力。以上,就是现阶段农民养老,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值得一提:农民交公粮,在实际价值方面,与市民缴纳养老保险,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片
农村养老新政《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将采取哪些措施?
上述《指导意见》表示,到2025年,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未来2年内,农村特困户和五保户等群体,其未来养老社会保障水平会提升,不过,该群体需要注意提前立遗嘱,来决定个人财产去向,比如遗赠。
除此以外,上述《指导意见》表示,统筹安排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支持各类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农村养老,优先提供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养老服务。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农村养老服务,将与农村规划并行,资本2年内将会进场,农村养老进入“保姆化”,届时,关键看养老收费标准由谁决定,农民又能否承受。
图片
面对农村养老“保姆化”的到来,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老人有老人的难处,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压力,建议彼此之间相互体谅,老人懂知足,年轻人愿付出,这样大家都能和和美美。另一个是接下来部分农村将增设幸福大院,让农村老人可低价吃饭,这对于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的家庭很有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