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原因找到了你可能需要训练

晕车的朋友,一提起出远门就开始手心冒汗了,那种恶心、难受的噩梦挥之不去。晕车,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还有得治吗?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晕车?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符浩表示,晕车在临床上称之为晕动症或者位置相关的眩晕,在整个神经内科眩晕类疾病里是较轻的一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训练的增加,很多人是可以不再“晕”的。
内耳平衡系统打乱了就会“晕”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最重要的仪器是陀螺仪,我们人体内的‘陀螺仪’就是内耳的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当我们内耳的功能半规管和外界车厢晃动频率之间产生不协调,就会晕车。”符浩介绍,强烈的平衡刺激,比如急刹车、过山车、海盗船剧烈旋转时,即使在平衡系统处于安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让人感到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这些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我们机体做出的防御反应。
他表示,由于有些人前庭功能减退,耐受力差,轻微的平衡刺激就会让其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比如一些常规的生活事件,坐电梯、坐汽车、乘飞机、坐轮船时,都会让其产生不适。而更严重者,可能一个起床转身都会诱发眩晕发作。
还有这些疑惑和“晕”有关
为什么还没有上车就开始晕了?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坐上车,在出行前就开始恶心、难受。符浩表示,晕车严重的人因为之前有过非常糟糕的坐车、乘船体验,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车厢的位置、某个路段、特定的司机、车厢的气味等,都会让他回忆起之前的不良事件,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眩晕感觉,和本身生理上的眩晕叠加。
为什么开车不晕坐车晕?开车过程中,由于手的本体感觉在车体上,视觉在路面上,有参照物的存在,拥有准确的感官信息,实际的感受和对运动的期望是相符合的,就不会产生眩晕。
为什么在车上看手机晕得更快了?在车上看手机,手机晃动的屏幕会刺激视觉平衡器,运动的车厢会刺激前庭感受器,两个不同的刺激源作用于两个不同的平衡感受器官,晕的感觉会更明显。
为什么小时候晕车长大不晕了?符浩表示,大部分的人内耳功能都在经历一个训练的过程,像平衡功能非常棒的飞行员、宇航员都经历过大量的训练。有的人小时候晕车非常严重,随着生活中不断重复着各种“旋转”“翻滚”,实际上是经历了前庭功能的康复和代偿,所以长大后晕车的症状变轻了。
这样做可愉快出行减少眩晕
服用晕车药:晕车药大部分含有镇静安神成分,可以让人整体的平衡功能得到一个抑制,对外界刺激不那么敏感,从而防止晕车。
避免诱发因素:过饱、过饥、过劳、睡眠不足、头颈部剧烈的位置变动、空间密闭都是一些晕车常见的诱因,应该尽量避免。
前庭代偿训练和康复:平时应加强锻炼,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瑜伽等运动,结合中医穴位按摩、针灸等手段增强体质。尤其在抗头晕上要下功夫,如多做转头、原地旋转、翻滚等运动,通过这些运动训练使晕车症状得到缓解。
不一样的“晕”要及时诊治
符浩表示,大多数晕车的人经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辅助治疗和专业的手法复位,不适症状能得到较大改善。仅有少部分重度患者及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的人群最终需要手术。
符浩提醒,晕车只是眩晕类中较轻、人数较少的一类症状,如果原来可能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才会诱发的“晕”突然发生,或“晕”的表现变得不同,如伴有眼睛看东西重影、严重的恶心呕吐、视野缺损、头痛、肢体无力的情况,一定要重视,要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就诊,看看是否是恶性眩晕,比如小脑的梗死、脑干的出血等,避免不良后果。
记者 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