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绘就新“南”图!

一片叶子让“荒地”蝶变为“产业园”,一只青蟹开启了的“蓝色粮仓”的故事,老厂房华丽转身成为新兴产业园……6月14日下午,由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南沙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与南沙区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的南沙区首届“南沙新声”百姓宣讲员大赛(百千万工程专场)活动在区行政中心顺利举行。南沙区委副书记麦洁萍出席活动并致辞。
图片
来自全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10位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他们奋斗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基层一线,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故事,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人心、鼓士气、添动力,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广泛认同。
《00后新农人》
广袤乡土,大有可为。来自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的周龙华,讲述她作为一名“00后”新农人在农业农村战线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他们以农田为纸、以科技为笔,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在“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东风扬帆,涌立潮头》
东涌镇“百千万工程”讲解队员刘君彦讲述了一代代东涌人用脚步量土地,用汗水绘蓝图的奋斗故事,他们的努力换来湾区交通枢纽片区拔地而起,迎来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落成,获得“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宜居小镇等多个荣誉,在东涌土地上踏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湾区之心的呦呦鹿鸣》
老旧园区换新颜,乡村产业展新篇。港湾街鹿颈村裴涤以村党委书记黎耀洪的基层实干经历为线索,讲述了鹿颈村老旧厂房华丽转身,成为新兴产业集聚空间的蝶变故事。在湾区之心,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聚力“百千万工程” 打造“蓝色粮仓”》
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陆君讲述了南沙青蟹“逆袭出圈”成为南沙乡村振兴新动能的故事。在南海之滨,智慧化养殖推进产业持续升级,为渔业决策与管理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唱响产业振兴的海洋牧歌。
《风里来雨里去 百千万护航有我》
城乡应急管理工作是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来自珠江街道应急管理办的杨竞生,分享了“应急管理”一线的故事。他们是风雨中坚毅前行的逆行者,也是应急前线的“吹哨人”,用双手垒起一座座护民“安全墙”,日夜兼程只为时刻守护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扶贫追梦人》
无数帮扶干部倾力奉献,用青春年华、实干奉献一笔笔续写乡村振兴新篇。来自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李勇分享了身边“扶贫人”黄自军的故事。他的故事,是无数扶贫工作者的生动写照,他们是中国梦的实践者、践行者,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绘就出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从医患关系到邻里关系》
让居民有“医”可靠,有呼即应。来自南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丁雪梅讲述她与“邻家”患者们的故事。从忙碌穿梭在门诊、住院部,到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关注居民的日常健康,他们以预防为主、健康陪伴重新定义“医患关系”,擦亮了“百千万工程”的温暖底色。
《产值3亿的黄油蟹养成记》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伍洁丽分享一个“传奇养蟹人”郑炳才的故事。他用近三十年的苦心钻研,建成了总值三亿元的“黄油蟹王国”,让“南沙蟹”走向全国、迈向世界。他从“捕蟹劳动者”摇身一变“养殖大拿”,带动同乡、同行走上致富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新篇章。
《撂荒地蝶变“产业园”》
一片小小绿叶,如何让昔日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变成现在亩产值达2万元的斑兰产业链示范基地?南沙开发区投促局吴晓讲述了他与派驻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打造斑兰产业链示范基地的故事。从湾区之心到湛江和安,他们种下一片斑兰叶,结出产业“振兴果”。让“百千万工程”在南粤大地上,落地开花,蓬勃生长。
《从污水治理开始 打造“绿美”南沙》
广东省广业环保服务有限公司顾悦琳分享了从治理生活污水入手,打造“绿美”南沙的故事。通过探索“村企共建”绿美乡村、“企民共享”农污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形成一套能全域覆盖的、适合南沙的污水治理布局与模式,绘就出水碧、土净、天蓝的绿美南沙美好图景。
接下来,南沙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发动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各战线市民群众参与到宣讲队伍中,以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精神力量,努力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展现南沙风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霍秋燕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