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作文评点|延安初中语文备课组长姚瑶:以积极姿态拥抱成长、面对人生

图片
今天(6月15日),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开考。全市设16个考区、205个考点、4602个考场,约24.8万考生参加考试,其中初三考生约11.8万人,初二考生约13万人(仅参加17日历史科目的考试)。
上午9时至10时40分,首考语文科目。截至目前,语文科目考试已顺利结束,各考区、考点有序平稳。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如下:
图片
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姚瑶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了点评:
写作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今年的作文题依旧延续了贴近学生、倡导真实表达的风格。作文提示语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一步一步引领着学生构思与写作。“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提示语将“取水过程”象征为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成长过程”,进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从自己的成长河流中取一瓢饮。
首先,就素材选择而言,命题者用“各自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只要在成长主题之下,只要能够展现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新认知、新发现,无论是自我的探索,还是借助他人之力的探索,甚至是受某个物品、某种技艺的激发,都值得下笔。
第二,就立意方向而言,命题者提供了三个范例,即“拓宽眼界”、“增长才干”、“发现规律”,提醒学生不能漫无目的或者对收获泛泛而谈。在认知自我和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比较深入的体验,对自己的收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它可以是某项能力或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是认识人、事、物的视野变化,还可以是对事物演变的规律性发现。这三个范例呈现了一定的梯度,适合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发挥。当然,命题者除了这三个范例之外,也鼓励学生有其他的自我提炼与表达。
第三,就结构布局而言,提示语中的短语“一次次”,副词“更”,配合着题目中的副词“也”,共同提醒学生既要关注事件叙述的过程性,得到收获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兼顾自己在过程中认知的深化。这种深化,不仅有对自己探索方式的思考和判断,更有对自己定位的思考——“我”与“我”的生活,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我”在其中成长。这样的思考,可以来自“我”执着地追求,也可以来自他人对“我”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我”也在其中。
此次中考作文题稳中有新,牢牢关注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同时在思辨性上继续迈进一小步,不仅考出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更启发学生以理性的、积极的姿态拥抱成长,面对人生,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