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四大原因缩短期限

图片
■投资有风险,提醒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提前“退场”应有心理准备。 资料图
近期,多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原因包括业绩不达预期、产品规模缩水、触发合同条款等。
中邮理财发布中邮理财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布公告称,拟于6月17日提前终止该理财产品,而其原到期日为2029年6月17日。对于提前终止的原因,公告中明确“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目前产品实际业绩达到业绩基准的情况下,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经与客户沟通一致,产品管理人决定提前终止本产品”。
中邮理财表示,当前这一情况符合产品说明书“产品的终止与产品资产的清算”中的第一条,即国家政策法规出现重大调整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并影响到本理财产品的正常运作,产品管理人有权提前终止该产品。
  无独有偶,民生理财的玉竹固收类两年封闭150号理财产品也于6月11日提前终止,原因是“该产品所投资的资产提前终止”。交银理财、华夏理财、信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本月提前终止旗下部分理财产品。
为何多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记者了解到,这些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主要有这四类:基于市场行情而采取的止盈策略、底层资产提前到期、募集规模偏低、满足监管政策要求等。
业内普遍认为,在理财净值化时代,产品提前终止是适应净值化转型的正常现象。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提前终止表明其对投资运营能力和产品设计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对投资者来说,需要对这类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逐渐学会从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和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文/厦门晚报记者 郭舒晨 图/厦门晚报记者 陈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