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明星航班信息被判刑:莫让追星变为隐私侵犯的温床

图片
□王子涵 (山西大学)
近期,上海市成功破获两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涉案被告人非法出售上万条明星航班信息,以每条5到10元的价格转卖给狂热粉丝;此外,他们还从上家批量购买明星身份证号码,再以更高的价格单独出售。最终,四名被告人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依法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到6个月有期徒刑、缓刑1年等不同刑期,并处罚金。(6月12日 央视新闻)
近年来,随着粉丝文化的兴起,追星热潮愈演愈烈,但一些粉丝的过度行为已远远超出了正常范畴。他们为了追求与明星的近距离接触,不惜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明星的个人信息,如航班行程、身份证号等。这种狂热追捧不仅严重侵扰了明星的私生活,更成为了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温床。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互联网平台上,明星航班行程的出售、求购信息泛滥成灾。这些信息往往使用隐晦的词语、符号或图标进行伪装,如茶杯图标加飞机图标或hb字母等,以逃避平台的监管。在这样的隐蔽角落,四名被告人肆无忌惮地购买、贩卖信息,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买家进行批量交易。这种隐蔽的交易方式不仅增加了追查的难度,也使得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航班信息竟然是被告人利用购买的明星身份证号码,直接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查询获取的。这种直接利用身份证信息进行查询的行为,无疑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严重践踏,更是对信息安全体系的严峻挑战。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权,更对广大公众的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对信息安全体系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并敦促相关企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共同守护我们的数字世界。通过法律、公众、企业三方合力,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保护个人隐私,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明星们以他们的才华和魅力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正能量,然而,当追星行为失去理性,演变成对明星个人隐私的侵犯时,这份纯粹的欣赏和支持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维护道德的保障。在追星的过程中,尊重应该是我们的首要原则,这不仅是对偶像的尊重,更是对法律、个人隐私权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尊重。每个人都应努力,维护健康、理性的粉丝文化,莫让追星成为隐私侵犯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