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在长三角跑出一个“圈”,这条备受关注的超级环线高铁列车今日首发!

今天(6月15日)上午,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迎来首发。这是首条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环形高铁列车, “轨道上的长三角”新增一条环形“走廊”。
图片
上午10点27分,随着G8388次高铁列车从上海站始发,连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超级环线高铁正式开通。旅客叶永是一个“铁路迷”,他告诉记者:“我在上海工作,得知超级环线高铁列车今天首发,特意买了这趟高铁从上海到苏州的车票打卡体验,这趟高铁的开通尤其是给旅游来了很多的便利,可以沿着这趟车畅游长三角。”
图片
随后,列车一路向西,串联起江苏的江南园林和安徽的皖南山区。列车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文旅体局副局长吕瑛平正和大家推介黄山的美丽风光。她告诉记者,超级环线高铁开通后,他们将带来更多的旅游产品满足长三角地区游客的出游选择:“这条环线连接了我们最重要的客源地市场,游客们乘上这趟列车,可以游览黄山、太平湖、九华山等景区,另一方面,这条环线开通,加密我们与长三角城市的联系,推动我们与长三角的文旅交流合作,带动我们的绿色农产品从大山里走向大都市,助力我们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午后,列车从合肥南下,再从黄山向东,最终返回上海虹桥站。这一路,串联起了沪宁高铁、宁蓉铁路、京港高铁、宁安铁路、池黄高铁、杭昌高铁、沪昆高铁,全程停靠21座车站,将沪苏浙皖连成一个“圈”,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8小时9分钟。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告诉记者,截至2024年5月,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6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今年1-5月,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超3.57亿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8%。长三角地区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尤其是高铁网,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环形的设计不仅能够发挥长三角路网优势,进一步挖掘提升铁路枢纽车站及动车组运用效率,还能把沿线主要客流点串联起来,减少部分旅客在高铁枢纽城市间换乘的麻烦,更好地满足环线覆盖城市间的人民群众日常通勤、商务出行的需求;而且该列车串联起多个风景名胜区,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旅游出行等需求。”
“G8388/9/8次列车作为长三角超级环线列车开行的尝试,我们目前采用8辆短编运行,铁路部门会持续跟踪超级环线列车开行运营情况,结合即将到来的暑运,摸清超级环线列车客流特点,按需进行重联增加运能供给,同时通过与上海-合肥南G7357/6次和合肥南-上海虹桥G7174/1次高铁列车联程互补开行,为沿线旅客往返出行提供便利。通过旅客出行数据的积累,我们后续将统筹考虑,对长三角环形列车做优化调整,进一步满足旅客多样性出行需要。”杨秀志补充说。
惠山、无锡新区、池州、海宁西……长三角的这条环形“走廊”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站点同样引人注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武倩楠告诉记者,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的开通,在促进大小城市联系更便捷紧密的同时,也能实现大城辐射小城:“这种环线的打通,更方便旅客直达目的地。同样,如果选择换乘,也会有更多的选择。环线的开通,也是在织密我们江苏区域的铁路网。在我看来,我们的发展并不是只去关注大城市,也要关注这些小城市,要把资源带给他们。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更多的环形“走廊”或许将到来。今年6月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了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在交通出行方面,提出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长三角地区新增建成铁路里程660公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认为,伴随着高铁网络继续织密、长三角各地交流的不断深入,会催生出更多新的需求:“去年,沪宁沿江高铁开通,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县域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为沿线群众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去了机会。建设中的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也将加速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扬州将全面融入上海、南京的1小时经济圈。未来,江苏尤其是苏中、苏北这一带铁路的发展会非常引人注目,由铁路的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注定非常的显著。同样,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铁路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总得来说,长三角的铁路网在不断建设,旅客的需求在加速增长,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环线高铁。
(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