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倒计时,侨乡南区蓄势待发丨向东融合的中山作答

南区街道古称良都,地处中山城区南部,是远近闻名的侨乡。作为中山最繁华的城市中心区之一,南区街道不仅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更坐拥丰富文旅资源,是宜业宜居宜游之地。
天堑通途,长虹卧波,一桥飞跃伶仃洋的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在即,南区街道正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深中一体化发展中跑出南区速度。
优化环境 吸引优质项目不断落地
“深中通道的建成使中山的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它不仅仅是城市交通格局上的变化,更重要的还是中山产业、经济上的扩展和外延……”中山市人大代表、广东微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志超对深中通道通车后的中山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广东微观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区街道树涌工业园内,企业2008年在深圳成立,2021年搬迁至南区。10万平方米的新产业园区内,企业的厂房和设备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2022年、2023年,该公司线性照明装置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排名第三,展现出“中山制造”的新质力量。但作为一家典型柔性制造出口型的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和高端原材料以及产品出海方面历年来受地域的影响,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也付出了较高的成本。而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行,将极大缩短空间与时间距离。
企业负责人表示,从制造业方面来说,对于广深高端人才的吸引,以及高端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出海,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成本;从产业转型来说,依托深圳金融及高新科技产业的外溢,使企业转型之路有了较多的选择;从生活便利来说,通车后的宝安机场极大方便了公司海外客户的来访,为企业的海外业务拓展提供了方便之门。
图片
近年来,南区街道以队伍大建设促进招商大跨越、以产业大发展促进招商大推进,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方面,南区街道打造机制顺畅高效、队伍专业担当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成立南区街道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一批各行业、协会企业家、侨胞为南区街道“招商大使”。
南区街道通过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和“一线工作法”,突出以上率下,坚持联动协调。针对招商引资(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扶持工业、服务业等企业发展等领域,出台多个惠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激励企业技改扩能、释放产能、挖潜增效,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同时,积极联动产业平台,分别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深圳市服务贸易协会两个科技平台签约,促进与深圳的产业、项目与人才合作交流。
另一方面,为更好承接深圳相关产业外溢,南区街道新增储备建设用地超4000亩,其中工业用地超2500亩,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空间。
南区持续做大做强省级产业园、中山新能源产业园、树涌工业园3大产业园,围绕主导产业绘制链式招商地图,积极承接深圳外溢产业资源,聚焦高成长型、科技创新型、总部经济型项目。党政领导轮流带队赴省外(长三角)、市外(深圳、广州)及澳门等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开展招商洽谈企业项目。
此外,南区还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推动电梯、家具制造等优势产业“扩链”增容,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补链”增效,高端装备制造业、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应用等重点产业“建链”成群。
深化服务 打造深中一体营商环境
面对深中同城发展的大势,南区街道持续拓宽深化与深圳的全面软对接,涵盖人才、资金、服务等各领域深中“无差别体验”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落得好、人才留得住。
南区街道持续优化流程、创新模式,按照小步快跑、由点到面的方式,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用政务温度营造深中幸福圈。推出“专场服务+上门帮办+跨域通办”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办事来回跑”难题。依托广东省政务服务网,设立的“深中融合一体化”专区,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政务服务深中链接。
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5G视频办”服务,筛选进驻事项70个,涵盖营商环境、证件办理、土地房产、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等12个主题服务,服务主体包括企业及个人。通过视频连线、在线预审、实时互动,为深中两地企业、群众打造“无缝衔接”的营商环境。
依托中山科技创新园人才港服务中心,组建“人才工作者、人才管家、人才运营官、全球引才顾问”四支队伍,全面提升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设立“企业人才服务专区”特色专区并推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健全服务事项,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专区设立后,共为46名人才提供优先服务。打造贴心的“人才之家”为人才交流、技术提升、职称评审、入户、入学等提供贴心服务,提升人才归属感、认同感。
图片
因地制宜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南区是香山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然风光旖旎,以侨闻名,以百货而兴。近年来,依托独特禀赋优势,南区街道先后获评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曹边村获评国家级AAA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品质不断提升。
如何用好用活自然禀赋和文化瑰宝,打造形成别开生面的深中旅游胜地?南区街道的破题之钥就在于坚定旅游产业化发展路径,因地制宜下好文旅深度融合这盘精妙棋。
图片
南区街道充分把握深中通道历史机遇,在全域全要素融合发展、优化旅游产品、强化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突出示范带动作用,以“一园、一河、二线、三区”总体规划,即提升三仙娘山郊野公园、北溪河,打造乡村郊野绿线、乡村旅游动线,串联良都侨韵片区、侨城旅驿片区、北溪风情核心片区等三大主题片区,重构美丽侨乡新版图。目前,南区街道曹边-北台片区已纳入2024年典型村重点片区,编制精品路线建设方案,涵盖乡村驿站改造工程、稻香炮楼周边慢行系统提升工程等13个项目,总投资近600万元。
作为中山首个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曹边村以“乡创+”为路径,则以乡、创、文、旅为主线,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文旅和乡村联动发展。发力招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湾区航空航天综合教育基地、卡鲁冰雪世界等一批极具主题化、沉浸化、体验化的文旅项目,以及珠海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巧打礼饼餐饮服务(中山市)有限公司、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品牌推进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发展中心、穆舍格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客栈)等优质文旅商户,为美丽侨村赋予湾区视野。
图片
同时,立足自然人文禀赋优势,悉心打造沙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沙涌历史文化街区、公社片区旧建筑进行修缮活化,打造先施百货主题产业园、青年文化创业基地、文创街区及网红打卡点,项目覆盖物业面积约1.2万平方米,意向引入特色主题餐饮、民宿旅舍和乡村传统美食工坊等文旅经营项目,把沙涌建设成为有内容、有内涵、产品多元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围绕体验式、潮流式文旅消费新趋势,推动开发沙涌马家枪、广彩陶瓷、龙环火龙等项目为主题的体验式文旅活动。
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也是南区街道文旅事业持续发力的方向,深入推进“旅游+”,大力发展研学科考、户外露营、文化体验、旅居康养等新业态,不断拓展大众旅游、高品质旅游等新产品。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山詹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曹边旅游乡村景区和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百亩之家”、旭景农业科技园等平台,积极探索集农业科技示范、农耕文化展示、田园休闲度假、农产品消费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具有南区街道特色的文旅品牌。
文、图丨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林继浩 廖露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