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蹈语言诠释龙舟文化精髓,舞剧《龙·舟》在广州再度高燃上演

在广东各地龙舟赛事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为充分展现广东传统龙舟文化魅力,6月15日、16日,大型原创当代舞剧《龙·舟》在广东省友谊剧院上演,为观众奉上一场力与美的视听盛宴。
该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演出。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剧目”,《龙·舟》历时3年策划筹备,扎根千年龙舟文化,是国内首部诠释龙舟文化的现实题材剧目。该剧以岭南龙舟文化为历史根基,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融为时代背景,讲述国际龙舟大赛即将到来,女教练李尖尖奉命组建龙舟队,召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代表国家出战,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最终为国家争得荣誉的故事,展现出中国当代青年同舟共济的时代精神。
图片
诠释龙舟文化,表达龙舟人情感
在演出排练期间,《龙·舟》总编导钱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舟是岭南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广东龙舟人在世界级赛事中也大放异彩,“反映龙舟文化,以及龙舟人的情感和生活,是我们创作的初衷。”
“前期除了在龙舟文化方面进行采风外,我们也和演员来到顺德乐从龙舟训练基地,与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研究他们怎么划龙舟,以及现代龙舟和传统龙舟的区别等方面。”钱鑫分享了创排《龙·舟》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创作理念,“我们提取了龙舟队队员训练的元素,包括在舞台打造虚拟空间,呈现龙舟比赛的画面。龙舟赛事和舞蹈展演,都是用肢体来展现团结拼搏的精神,我们紧扣这一点,用身体的语言去诠释其中的精髓。”
钱鑫表示,主创团队在创排舞剧时,将龙舟队队员平常使用的健身器材做成铁桨,也进行了意象化的加工,“这把铁桨承载着运动员身上的力量感,灯光打在桨上,也映照出美好的生活。”谈及创作难点,钱鑫坦言如何将生活语汇转化为舞蹈语汇是比较难的一环,“我们要创作的语汇,它一定是独立的、不可取代的,是只有《龙·舟》才能使用的。”
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舞剧《龙·舟》艺术总监、制作人史前进表示:“我们希望这部剧能够丰富龙舟文化,展示岭南非遗舞剧题材。”
龙舟民俗历史悠久,湾区文化一脉相承。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是舞剧《龙·舟》的创作立意。
“关于舞剧的命名,我们在‘龙’跟‘舟’之间加了一个点,代表‘龙的传人、一水同舟’的寓意。在剧目中我们表达了粤港澳大湾区优秀龙舟运动员团结拼搏的精神。”史前进说。
图片
演绎龙舟运动员的刚劲力道
为了准确把握中华龙舟文化的精髓,主创团队在3年间数十次到顺德等地采风、参观当地龙舟博物馆、龙舟协会、龙舟训练基地,拜访龙舟说唱非遗传承人。
演员们从不会握桨到落桨一致龙舟齐驱向前,主创团队也找到了让龙舟精神以一种更饱满、更鲜活的样式传承发展,并最终以舞蹈的形式在舞台上精彩呈现。
舞剧《龙·舟》主演李奥分享了他采风时的感受:“我们重点看龙舟运动员怎么划,再以自己的想象开始编创。龙舟运动员主要目标在于夺冠,而我们要展现的是他们在划龙舟时的健美姿态和刚劲力道。”
主演庞冠宇说:“我们发现运动员很不容易,龙舟训练占据他们生活的很大部分。”
该剧另一名主演依力凡告诉记者:“龙舟是一个体育项目,它的难度在于如何跟舞台、跟我们的肢体语言结合,如何以舞蹈的形式表现龙舟运动员的团结精神以及它所带给大家的力量。过往的演出结束后,我们能感受到观众的热血沸腾。”
图片
多种形式演绎,传播岭南文化
“我们广东有醒狮、龙舟,每排一部作品,都会增加一项我们对岭南文化的理解。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主演庞冠宇说。
2022年,舞剧《龙·舟》在顺德开启广东省内巡演,随后开展全国巡演,并曾于2023年9月1日至3日登上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反响良好。本次再度回归广州的剧场,以激情澎湃的“顺德龙舟”搅动剧场气氛,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感受龙舟文化。
“《龙·舟》是广州歌舞剧院继舞剧《醒·狮》之后的第二部非遗题材舞剧,采用线上线下展演的方式,第十四届全国舞蹈线上展演的关注度达到了600多万。”史前进说。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剧场入口处还搭起一个小型展览,展出生动富有趣味的喷绘长卷《龙舟》,吸引不少观众上前观赏。长卷作者、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罗计坤介绍,这幅长图酝酿1年多完成,分别从“岭南水韵”“源远流长”“文化传承”“点睛之礼”“龙舟情义”“起龙仪式”“赛龙夺锦”等篇章,向观演的观众讲述岭南龙舟起源习俗和传承演变。创作期间,罗计坤大量搜集南粤龙舟素材,力图还原南粤龙舟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图片
“我喜欢看湖南和广州的龙舟比赛。这次有机会来观看舞剧,感受舞台上的龙舟文化与现实中有什么不同。龙舟比赛的紧张场面和震撼人心的舞美让我心情激动。”来自湖南的观众孙先生说。
文|记者 陈晓楠 詹锡伟
图|记者 刘畅(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