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恨屋及乌,因为俄罗斯拒绝加入中国探月,回顾中欧航天合作历史

欧洲航天局真的是翻脸不认人!刚在我国嫦娥六号任务中尝到甜头,就宣布不与中国合作建设月球基地。
图片
 还记得6月2日的时候,我国嫦娥六号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工作。
图片
在采集样本的同时,嫦娥六号还搭载了来自欧洲航天局的科学载荷——月表负离子分析仪,该仪器也跟随嫦娥六号来到月球,为欧洲科学家获取了宝贵的科研数据。
如果没有嫦娥六号任务,他们就无法实现这样的壮举。因此,在嫦娥六号着陆成功后的第一时间,世界其他国家表示祝贺的同时,欧洲航天局更进一步,表达了感激之情。对此,我国外交部也礼尚往来,表示愿意与欧洲以及世界各国深入展开未来的航天探索。
图片
按理说,有一个“大哥”带,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毕竟自己不用冒风险就能实现许多研究和航天壮举。没想到,欧洲航天局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表达了不准备与中国继续展开航天合作的想法。
和欧洲的表现相对应的,是世界上大量的国家对中国航天的敬佩和向往。不论是嫦娥六号发射前的一段时间还是发射之后,不断有各个国家宣布与我国展开合作——塞尔维亚、泰国等国家宣布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埃及、巴林宣布参与嫦娥七号任务……
图片
实际上,在此之前,欧洲航天局对于和我国的合作也是很感兴趣的。2015年的时候,双方就曾经签订协议,约定共同开展载人航天领域的研究。比如目前正在空间站的神舟十八号任务组指令长叶光富,就是这次协议的受益者,曾前往欧洲参与航天员的特训。
图片
相对应的,在2017年,中国航天员中心也曾经组织了一次海上救生训练,当时也有欧洲航天员参与其中。
图片
当时国内有媒体报道称:中欧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正渐入佳境。而且就在这次海上救生训练后不久,欧洲航天局发言人赫韦斯滕达就对外宣布,欧洲方面正在和中国讨论“雄心勃勃的月球计划”。而且他还提到:“我们认识到,为了以和平目的探索太空,我们要进行国际合作。”
他们希望在探月领域和中国展开的第一项合作,就是嫦娥五号。当时,嫦娥五号是计划在2017年发射的,可见欧洲航天局当时想和我国合作的心情有多么迫切。
图片
而且,欧洲航天局一直在谋划着将航天员送上中国空间站。大家都知道,咱们自己的空间站上,采用的系统和语言全都是汉语的。为了便于未来在中国空间站的工作,几位欧洲航天员一度苦学汉语。
图片
汉语在外国人眼中的难度,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意大利女性航天员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甚至还引用《兰亭集序》的名言在国外社交媒体发布博文,可见汉语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图片
很多人还记得,当时每一次神舟飞船起飞前,大家都猜想有没有欧洲航天员,结果每次都没有。后来我们才知道,欧洲航天局对我国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几位航天员的汉语,算是纯粹变成业余爱好了。
2023年初,欧洲航天局突然宣布:他们暂时没有计划让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这让我们非常震惊,这就好像一个渣男,和一个女孩暧昧了很久,然后说自己还是单身一样。
图片
当时欧洲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没有那么多的预算。我们姑且相信他们,毕竟航天事业确实是一项烧钱的活动,而且欧洲航天局毕竟还跟我国有着嫦娥六号的合作项目。我们当时还在想,如果嫦娥六号一切顺利,欧洲航天局看到合作的好处,自然会重新考虑。
没想到,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推进,欧洲航天局享受了来自我国的福利,如今却翻脸比翻书还快。在接受外媒采访的时候,欧空局国际关系主管卡尔·伯格奎斯特表示:目前没有与中国合作嫦娥七号或嫦娥八号的计划。
图片
至于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他的说法就毫不掩饰了,那就是不合作,理由是俄罗斯参与了这个项目。
摊牌了。好好的航天合作,被蒙上了政治色彩。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对俄罗斯的态度就很强硬。当初双方合作的火星车任务,原本计划在2022年发射,也被欧洲临时取消,至今火星车还没上太空。如今,他们又“恨屋及乌”,把对俄罗斯的怨恨牵扯到我国这里了。
图片
你可能会说:中国航天这么强,欧洲航天局想要探月还得求我们呢,他们看不上咱,咱还看不上他们呢!
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航天领域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领域之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难度,有许多瓶颈和极难的问题不容易突破。即便中国航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迫切地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尤其是像欧洲航天局这么强的机构。
远了不说,2020年我国首次探测火星的天问一号任务发射前,就有人发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有欧洲航天局的标记。当时他们通过欧空局跟踪网络,利用位于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的地面站跟踪天问一号,为我们提供了精确的导航和轨道测定。
图片
还有上面提到的嫦娥五号任务中,我国也借助了欧洲航天局的数据传输中继服务,实现了月表采样的壮举。
由此可见,我们确实希望这样的合作能够继续下去。虽说我们不怕卡脖子,但我们也想更加顺利一点,早日取得更大的突破,把更多的精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到擅长的项目中,而不是花时间再去解决其他的问题。
图片
强如美国,在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时候,还拉拢了十几个国家参与。至于重返月球的Artemis计划,更是有好几十个国家受到美国邀请。
连美国宇航局尚且需要合作,更别提欧空局了。所以说,欧空局拒绝合作,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笔损失,实在是一笔“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买卖,这就是他们给航天事业蒙上政治色彩的代价。
图片
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未来中国的航天技术,将有许多连美国都达不到的高度。欧洲航天局放弃合作,对他们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中国不以大哥自居,也不把欧洲航天局当小弟。但是,如果他们只认准美国宇航局这个“大哥”,恐怕就要走进死胡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