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开售个人广告成“e人天堂” 求职男获五十多企业加好友

2024年6月,李林雨在地铁上投放广告庆祝丈夫的生日。受访者供图
在丈夫生日的前一天,李林雨准备了一个惊喜。她将不知情的丈夫带去了家附近的广州燕塘地铁站,从她录下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丈夫从自动扶梯下去后,看到大型灯箱上印有自己照片,上面写着祝福的话语:准哥,生日快乐,与你走过万水千山。
李林雨拍摄的视频中,“i人”丈夫发现灯箱的瞬间显得手足无措,一心想躲到镜头的后面,这一反应正中李林雨的“恶趣味”。李林雨称,丈夫心里是喜欢且感动的,同时,她认为在地铁灯箱上刊登生日祝福也是一个小惊喜,是生活里的调剂。
广州地铁于2024年1月正式开放个人广告投放业务后,网友直呼地铁简直成为了“e人天堂”。有人表白、求婚、送生日祝福,甚至投放自己的个人简历。
李林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将拍摄的视频分享到社交平台后,很多人觉得很新鲜很好玩,也想做类似的活动,“我觉得它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示的平台”。2024年6月12日,广州地铁也在李林雨的账号下面送上祝福:“祝生日大大大快乐噢,有爱的小两口。”
“个人广告是新的尝试。”6月12日,广州地铁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传媒)相关负责人李婧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的广告智能化线上平台购买地铁个人广告,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算是首家。”
“宠、找、炫、谢”
李林雨与丈夫新婚,她总爱用新奇的方式庆祝纪念日。在得知广州地铁可以投放个人广告后,她决定今年以此种方式为丈夫庆生。
在丈夫生日三天前,6月7日上午,李林雨在广州地铁传媒小程序上花了999元下单了一块地铁燕塘站灯牌,很快与地铁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因从事广告行业,李林雨顺利地按照地铁的规定设计好投放的图片,并通过对方审核,于6月10日正式“上线”。按照约定,李林雨的这块灯箱可以在此亮满5天。
在李林雨下单地铁广告之后,她发现社交平台总是给她推送相关信息,由此她发现除了送生日祝福,还有人在地铁上投简历、征友等。广州地铁传媒给个人广告业务划分了几大类,分别为“宠、找、炫、谢”系列,如宠爱人、宠萌宠,找工作、找对象,炫才艺、炫家乡,谢家人、谢老师等。
李林雨所说的在地铁上投简历的人是向瑶函,一位27岁湖南岳阳男生,于4月13日—17日在广州珠江新城地铁站B1口投放了个人简历灯箱,花了999元。向瑶函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时自己从上家公司离职近一年时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在乘坐地铁时看到了广州地铁传媒打出的个人广告业务的广告,他就下单了一块灯牌,并放上自己的简历。他说,相较于目的明确地找份工作,更多是想展现自己。
向瑶函的灯牌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同时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向瑶函也被称作“地铁站广告牌投简历第一人”。向瑶函称,地铁广告发布后,有400多人添加自己为好友,其中有50多家企业,他面试了其中约30家,截至发稿,仍未敲定最终的工作。
向瑶函是否为“第一人”,广州地铁至今投放了多少个人广告,广州地铁传媒未予回复。
图片
2024年4月中旬,向瑶函在地铁广告上投放简历。受访者供图
看到向瑶函投放的广告后,00后李嘉宇也想尝试。今年五一假期,他在向瑶函曾经投放广告的位置,投放了自己的相亲广告。李嘉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希望交到更多朋友,而地铁投广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
在李嘉宇投放的灯箱上,写着“00后寻找灵魂伴侣”,并附上个人条件,如MBTI测试为ENTP、天秤座、爱好心理学和摄影、前新东方雅思老师等,同时放上微信二维码。李嘉宇称,广告投放后,共有二三百名女生添加他为好友,但他仍未找到“契合的女生”。
因为觉得投放广告的体验难得,那几天李嘉宇总是去那个地铁站,他站在广告牌旁拍照时,听到有人说“他两个好像”,还听到有女生说灯箱里的他很帅,而男生的反应通常是“笑一下”。
首次感受微信被“加爆”
对于在地铁站投放简历找寻工作机会,以及找寻灵魂伴侣,李林雨持怀疑态度。“你平时都找不到工作,你到地铁上(投广告)不就更证明你找不到工作。”但她可以接受这种形式,“就算他想表现自己一下,我也不觉得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好,人家花人家的钱,平台方也允许他投放,那就没啥说的,尊重呗”。
李嘉宇觉得,能否通过地铁广告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对他来说“并没有多么重要”,他更看重广告投放的过程,“当你的照片能够以一两米高的幅度展现在地铁站时,你心中是很自豪的,会更加自信”。
对于向瑶函来说,投放地铁广告让他同样收获了很多新奇有趣的人生体验,比如第一次感受到微信被“加爆”的感觉,被多家媒体采访报道等。更实际的好处也有,向瑶函称,在投放地铁广告之后,有些公司主动加他好友,在此之前,向瑶函也曾给这些公司投过简历,但未收到任何回应。“同样一份简历,我把它放到地铁广告上之后,结果就会不同”。
并非所有体验都是美好的,向瑶函提到,地铁广告刊登自己的简历后,有人说这种做法太哗众取宠,有点博眼球,也有人怀疑这样能否找到工作,甚至觉得他要走网红路线。向瑶函将微信号也放在了灯箱上,并称这给他造成了一些困扰,因为一些人顺着他的朋友圈找到了他的住所。
李林雨也有相似的困扰。她的庆生灯牌上印着两张丈夫的照片,她说自己有点“玻璃心”,担心网友会发一些不好的评论或私信,但她又宽慰自己,“选择把这些东西放到社交平台上,别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声音,这也正常”。
李婧称,广州地铁传媒建议谨慎对待个人隐私。“一般不鼓励披露个人联系方式,如客户确有需要,则需自行承担披露的风险。”
图片
2024年“五一”期间,李嘉宇投放的相亲广告。受访者供图
也须符合广告法
投放广告的人需要承担风险,地铁方面也需要排除风险。李婧表示,个人广告也属于广告范畴,需要符合国家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和公司相关的审核规则,而个别客户提供的发布内容并不符合要求,比如使用最高级等用语,“(我们就要)和客户一起依据法规修改发布内容”。
不仅如此,客户投放的素材还需符合主流审美,文案内容合法合规,不低俗,不违背公序良俗;人物要求穿着得体,不露胸、肩、背、大腿,不穿奇装异服;图片和字体必须无版权争议,如因为版权引发相关纠纷,将由投放人承担后果。
向瑶函回忆,自己在投放简历时,地铁方曾将他罗列的奖项都核实了一遍,甚至他的名字和肖像也要证明是本人的。对于他初稿中使用的广告语——“如今找工作比找对象都难”——地铁方认为不好,改为“大家找工作和找对象都不容易”。
李嘉宇除了提供身份证明外,还签署了“二维码说明书”和“画面真实性证明”等文件,承诺他所提供的作品以及使用作品的行为不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画面内容与广告语均真实有效。
李林雨同样经历了较为严苛的审核过程,但她认为仍有疏漏,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投放的广告中使用了丈夫的照片,但是丈夫肖像使用的授权书却是自己签署的,即她在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丈夫签名。“假设,朋友之间或追求者之间,对方不愿意让你去投广告,你去投了”,李林雨认为这存在风险。
广州地铁传媒强调,广告画面中的用户信息及描述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提供并承诺其真实性,用户应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自行承担因信息不实而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用户承诺提供的图文有合法来源,并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该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仅负责提供广告平台,并对广告内容进行形式审查,但不对广告中个人信息的隐私权、知识产权、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南方周末实习生 吴鑫韬 黄麒臻
责编 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