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我想对您说

不懂事的年纪 毫无顾忌地追着眼前的光 从未留意到 是他高大的身影 揽下了看不见的阴影 如果说 母亲是我们随时可以避风的港湾 那么父亲 更像载我们出海的船 以把我们推向远方的方式 拥我们入怀 父亲是独特的存在。 人总是要到一定年纪才理解父爱,才明白自己对父亲的爱。如果那时已没有来日方长,就会空余无尽遗憾。 父亲节前夕,记者一则征集“与父亲日常”的朋友圈消息意外得到热烈回应。说起父亲,讲述者们无一例外都哭了,他们都提到了父亲的“沉默”和“身教”,都用“伟大”一词形容自己的父亲。正如一位讲述者说:“我的父亲也许只是别人眼中的‘小人物’,但他是我心里的大海,深沉而宽广。” 希望我们能读着别人的故事,领悟自己的人生,尽早找到和父亲相互理解的方式,去爱、去表达爱。 今天是父亲节,祝爸爸们节日快乐! 8岁那年,我妈和爷爷相继因病过世。 当时我爸47岁,大哥21岁、二哥17岁,家里还有体弱多病的奶奶。这么大的变故,在我脑海里,却没有关于爸爸丝毫“颓废”的记忆。他从不抱怨、从不流露,默默干活扛起这个家。父亲的哲理人这辈子总有些真情要为家人付出讲述人:辛亮亮(38岁)
有那么几瞬,我特别担心老天爷把我爸从我身边带走。这个78岁的老头子,虽然总沉默,但他是我的天,是我们三兄弟一辈子的牵挂。
今年4月,我带他到云南旅游,走路、看演出时我都不自觉地牵住他的手,我突然意识到:除了小时候他牵我的手外,我还真没牵过他的手,真想一辈子就这么牵着。
人家都说我父亲是村里最苦的男人
我是渭南大荔县羌白人,1986年出生,8岁那年,我妈和爷爷相继因病过世。
当时我爸47岁,大哥21岁、二哥17岁,家里还有体弱多病的奶奶。这么大的变故,在我脑海里,却没有关于爸爸丝毫“颓废”的记忆。他从不抱怨、从不流露,默默干活扛起这个家。
那几年变故接二连三,二哥的眼睛也出了问题,视力一度模糊。话不多说的爸爸“冲”在前面,领着二哥四处奔走寻医问药,从没说过一句“难”,好在最后我哥的眼病治好了。村里有人劝我爸再娶,家人也都支持,只有他担心再成家对孩子不好,坚持一人把我们哥仨拉扯大。
在我当了父亲后,才懂在农村要给三个儿子盖房、娶妻,他承受了多大压力,难怪当时村里人都说“你爸是全村最苦的男人”。
那时,我和我爸、我奶睡在一张大炕上,疾病缠身的奶奶每次吃饭只吃一两口就无法下咽,因此晚上还要吃好几次饭。我爸就在房中间放了个炒瓢还有些秸秆,每次给我奶喂饭前,不管多晚都要先热一热。晚上我奶上厕所,他也总是全程陪着。
那时不懂事的我想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要这么折腾人,却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懂得了什么是孝道。
人这辈子,总有些真感情要为家人付出
2005年高考前,我因贪玩,对我爸说要去打工,他只说了一句“你要想清楚”,我清楚地记得第二天早上他两眼泛红,肯定是一夜未眠。年少轻狂的我出门打了4个月的工,没少受白眼和欺负后灰头土脸地回到老家,决定好好补习念书。
那年农忙时,我当时的好兄弟家要盖新房,朋友们都去帮忙,地里农活父亲一人根本忙不过来,但被义气冲昏头脑的我给他撂下一句“我一定得去帮兄弟这个忙”就走了。等我回来时,我爸说:“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这辈子,总有些真感情要为家人付出。”现在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心里既后悔又难受。
这些年,我的生活条件有所好转,父亲也上了年纪种不动地了,到了我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
年少时,我曾默默许诺:以后无论能力大小,每年都要带父亲出去逛逛。没坐过飞机,我带他坐;没去过南方,我带他去……别人父亲有的,我的父亲也得有!这些年常有朋友问我“你咋一有时间就往老家跑,回去频率这么高,出门旅游不带媳妇孩子,只在朋友圈晒老爹”,我都笑笑不解释。
我知道,老家有我时常思念的父亲,我想让父亲成为别人羡慕的人。
父亲一生坎坷,少言少语却顶天立地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三兄弟关系和睦融洽。
现在,大哥一家定居在渭南,二哥一家和父亲在老家,我们一家在西安,但逢年过节全家都要聚在一起,是我们延续多年的习惯。
我爸住惯了农村,大多时间随二哥一家住在老家,二嫂照顾父亲的日常起居很是孝顺,从没有一句怨言。其实,我也想把父亲接到西安来住,但我明白他喜欢每天清晨和老伙计们绕着村子走一走,累了坐下聊一聊,满耳是鸟鸣虫叫,满眼是青青麦地才踏实。尽管每年供暖季,爱人总是想接父亲住到西安,父亲基本都在拒绝,有时候爱人无计可施的时候,总用一句“老三就不是你儿子?!你就不在你三儿子家住住?”“逼”着他到西安享受一段有暖气的日子,每次来,爱人也总是想着法儿给父亲做好吃的,担心他在家闷得慌,总主动带他到河边散步。
小时候听村里人说我父亲是全村最苦的人时,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他幸福起来,这几年,村里人都说父亲熬出来了,孩子们孝顺家庭和睦。去年,他要做个白内障手术,我们全家都到医院陪同,连医生都说:“老爷子有福!这么大排场。”父亲笑笑不说话,我想此刻父亲的心里是甜的、幸福的。
前一段我们父子云南行途中,他坐在石凳上休息时突然念叨“亮亮,我有个愿望,你看行不?”坐在一旁的我赶紧问:“爸,什么愿望你说。”他说:“我想买三个雪花银手镯送给三个儿媳妇,你能不能把钱先给我垫上,回家后取了给你。”
父亲试探性地询问,让我难受,我们总是很理直气壮地向父母索取,他们却总是小心翼翼地征求我们的意见。后来回家我爸还是把钱给我了,我知道这份礼物是他对三个儿媳的心意,我不收他有心结。
翻看云南行的照片时,我和父亲讨论他笑得多么多么开心时,他忽然说:“我怎么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还问朋友圈怎么发,我猜他也有点想分享自己的生活了,想告诉大家,他是幸福的!
我父亲一生坎坷,少言少语却顶天立地!他永远是我们三兄弟的天,是我们家的天,在他的庇护下,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爸爸,我们永远爱你!
记得那年我考上了高中,我哥还在读大三,不少村里人都劝父亲说:“一个女娃娃,念完初中上个技校,很快就能到广州、深圳打工去了,咱村上那谁家的娃不都这样吗?”这些人走后,我爸对我说:“咱隔壁那娃没考上高中,花钱都上了高中呢!你都考上了为啥不上,咱上!”
做人就像种地一切都要脚踏实地讲述人:张文婧(36岁)
麦子又熟了,有人看到风吹麦浪的浪漫,有人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我是后者。
大雨哗哗地下,父亲在塑料布上滚来滚去地压着
我是宝鸡人。很小的时候,我和哥哥一起跟在父母后面,他们割麦我俩拾麦,再把麦捆起来,运到麦场堆成个麦垛等着碾场。
这些年,我老是记起那一幕:眼看大白雨就要落下了,怕麦子淋雨发芽,我们冲进麦场给麦垛盖塑料布,豆大的雨点打得人睁不开眼,狂风卷着塑料布根本没法盖好,就在我干着急不知道咋办时,父亲身手敏捷地爬上麦垛躺在上面压住塑料布,我妈和我哥忙着找砖块去压。大雨哗哗地下着,我看着父亲在塑料布上滚来滚去地压着,泪水雨水一起流淌在我的脸上……
临开学前,爸爸把我的高中学费凑齐了
哥哥上高三那年,生了一场重病,住院好几次。靠着父母的勤劳,维系正常的日子还是可以的,遇上这场病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我就看着家里的牛被卖了一头又一头,直到没有,那些牛是我们除了种地唯一的经济来源啊。我看着爸爸在打扫空空的牛圈时心情异常低落,像是安慰我又像是在安慰自己地说:“只要你哥的身体能好,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那段时间,我妈一直在医院照顾我哥,爸爸就负责在家托底。我至今还记得在同学家玩时,看见我爸向人借钱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爸爸在别人跟前低三下四的样子,我心中山一样高大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健康低下了头。后来,我哥的病治好了,还考上了大学,那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爸爸的眼里充满了骄傲。
从那时起,家里的经济开始紧张了。记得那年我考上了高中,我哥还在读大三,不少村里人都劝父亲说:“一个女娃娃,念完初中上个技校,很快就能到广州、深圳打工去了,咱村上那谁家的娃不都这样吗?”这些人走后,我爸对我说:“咱隔壁那娃没考上高中,花钱都上了高中呢!你都考上了为啥不上,咱上!”
有了父亲这句表态,我心里一下踏实了。临开学前一天,我爸终于凑齐了800元学费交到我手上,让我拿去报名。
父亲总是替我想很多事,哪怕是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为供我们上学,我爸到附近镇上的水泥厂、砖厂打工,一期又一期的学费压得他不敢懈怠一日。
大学毕业后,我还算顺利地找到了工作、结了婚、生子,可2022年7月4日,在我小儿子刚出生不久,我爸却永远离开了我。
其实,他确诊慢阻肺已经多年了,我记得在不同医院确诊病情时,医生都问到他在哪里工作,得知是水泥厂时,都说可能工作环境对这个病有一定影响,直到今天,想起这些我的心仍像被针扎了一下。我总是愧疚,总觉得是我们把他拖垮了,总懊悔为什么没有早早意识到在水泥厂打工的危害,父亲换个工作是不是就不会得这个病了?
记得我第一次怀孕时意外小产,父亲听说后在家急得不行,他把自己喂的一只羊杀了给我拿到西安,这一路大巴车倒火车好几趟,他一点都不觉得累,他只知道这些东西对我的身体恢复有帮助。父亲住了一晚就着急回家,说放心不下自己的那些羊,其实我知道父亲是担心给我带来不便,毕竟当时房子太小。
今年我换大房子了,搬进来的那一刻我在想,父亲如果在的话该多好,有他的专属房间了,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让别人睡沙发而自责了。
父亲临走前的一个月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肺纤维化太严重了,让家人好好陪陪。尽管我们都没有告诉他,但他还是从大家的表情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当时还在延安我哥家住的父亲,坚持要回到老家。就这样,他插着氧气管回到了日思夜想的老家。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回去看他,父亲躺在床上拉着我公公的手说:“以后我这闺女就你一个爸了,你要多包容。”转脸又对着我说:“以后你要孝敬好公婆,我知道你能做到的。”
父亲总是替我想很多事儿,哪怕是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父亲没有多高的文化,不会讲大道理,但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做人就像种地一样,从播种到收获一切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收获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
父亲,您知道么?女儿常常梦到您,梦到您还在咱们老家以前的土房子里,像小时候一样在老房子里做好吃的等着我。父亲,女儿想您,祝您节日快乐。
从那时起,我的日常起居就交给我爸全权料理,形象点说:人家孩子一回家找的都是妈,我放学回家喊的永远是爸。 我爸用男人特有的粗犷让我的天性在童年得到彻底释放,那些快乐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人生就跟爬坡一样不要松劲讲述人:魏建妮(53岁)
我总觉得我是爸爸的“遗物”,常想,如果人生有如果该多好。其实,父亲离开我21年了,我常想他,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格外想念。
人家孩子一回家找妈,我找的永远是爸
我生于1971年,家里兄弟姐妹7个,我是父母最小的“巴巴”女。因为上边全是哥哥姐姐,所以家里的农活和挨打背锅的事情永远跟我不沾边。1976年,“女强人”的我妈被公社提拔为缝纫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筹建并运营公社缝纫厂。从那时起我的日常起居就交给我爸全权料理,形象点说:人家孩子一回家找的都是妈,我放学回家喊的永远是爸。
我爸用男人特有的粗犷让我的天性在童年得到彻底释放,那些快乐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骑在爸爸肩头傲视万物的开心的我;吃到爸爸赶集回来用萸子叶包着2毛钱甑糕的馋嘴的我;冬天赖在被窝不想起床,爸爸给了放苹果的箱子钥匙拿了苹果才去上学的我;调皮逃学被爸爸围着村子一圈一圈赶着去学校的我;二半夜被蝎子蜇醒哭着让爸爸背去打针的我;放学和小伙伴玩疯了忘记回家被爸爸一声声喊回家的我……
那些随机而日常的教育,我到现在都清晰记得
我爸学历不高,但小时候上过私塾,他那些随机而日常的教育,我至今都清晰记得。
我爸没有那个年代常见的重男轻女思想。比如那时农村都有“清明女儿莫上坟,上坟断了娘家门”的封建说法,我爸偏不信,从我记事儿起,清明他总带着我们姐妹上坟祭祖。
现在每到“寒食节”,我都能想起我爸说的要禁火吃冷食,还能想到他说这是苏东坡“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诗句的出处。
还有次途经离家20公里的桥陵镇唐惠陵,我爸说这儿埋着中国唯一一位死后被封皇帝的“让皇帝”李宪,他滔滔不绝地从武则天改“唐”为“周”说起,说了神龙政变中宗复位、韦后之乱、李隆基……可以说,我的小学岁月就在爸爸各种有趣的故事中飞逝而过。
一晃到了初中,因中学比较远,我转到外婆家附近的孟郊中学,还考上了重点高中尧山中学。
第一年高考落榜了。我记得公布分数那天,屋外炎炎烈日,屋内的我却像掉到冰窖里一样,有点失落又有点迷茫。还好我爸在,没有责备,没有埋怨,只问我学习上有啥困难,我说“我坐在后排,眼睛看不清黑板,总靠耳朵记东西。”他开始打听县城按摩治疗眼睛的地方,还收拾好家里两辆自行车陪我看病。
8月初,来回50公里的路,65岁的爸爸和我出发了,过蒲城授时中心那个又长又陡的坡时,他突然对我说:“咱就像骑自行车上坡一样,已经快走上去了不要松劲!”望着他脑后白头发上流淌的汗水,我的泪止不住地流。
也许人生就跟那个坡一样,有起有落,第二年我录取了,我爸笑了。
总算明白爸那句“哎,娃是吃人家饭”的不舍与无奈
2003年,78岁的爸爸因脑血栓永远离开了。工作10年的我,刚从国企辞职到民企任职,满脑子的工作、学习和小家庭。
我爸去世那年夏天,我带着女儿回蒲城老家看他。第二天,大雨滂沱,我们打着伞准备回西安,我爸坐在床上嚎啕大哭:“哎!娃是吃人家饭的。”这是我记忆中爸爸为数不多的“直白”的表达。
我爸临走前的周六,我回家看他,已经几天吃不下东西的他嘴特别干,我用棉签蘸水润润,问他喝不喝水,他鼓足全身的劲儿大声说“喝”。但到了周日他状态急剧下滑,我却因工作没交代还得回,我本想对着奄奄一息的爸爸磕个头,又想着如果他意念中我还在,会不会在有阳光的世界上多停留一会……
我刚到西安的家属院,我妈就打电话说爸爸走了,在我刚才在西安火车站打电话报平安时,电话那头有人说“估计是知道娃安全到了,哥放心走了……”
后来,我总算明白爸爸那句“哎,娃是吃人家饭”的话里含着的不舍和无奈,可惜他已不在。再后来,我听妈妈说其实从我上大学起,每到我回家时,我爸总在家里唠叨“妮啥时候到家”,后来有了传呼机,回家路上也总是一遍又一遍呼叫,可到家了他啥都不说。我老公也说,婚后有次我爸跟他说“我是他的碎女,一直娇惯着养”,意思是让我老公让着我点……
每次眼泪都不争气地流下,我不知道爸爸还在背后对着多少人说过我的“好”,如果他能在我面前说一次该多好。在我妈最后的日子里,我寸步不离守在身边,我想让爸爸知道他用生命的代价让我明白的遗憾,我不会再次遗憾。我知道他在天上看着我呢,也许还会对谁又夸起我呢!
爸,您还记得不,小时候您发觉我想要个钥匙扣,就到处找制作钥匙扣的材料,花了好几天终于给我做成了一个我想要的钥匙扣。我拿着您做的那个钥匙扣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记得您跟着我一起笑的样子,现在我当了爸,才懂得您这一笑的含义。
认定什么事就要尽全力去做讲述人:子航爸爸(48岁)、子航(12岁)
当了爸后我才懂得:原来当爸的,真的会“快乐着孩子的快乐”。
我今年48岁,儿子12岁。去年4月29日,88岁的老爸摔了一跤后引发脑溢血,卧床近两个月后,永远地离开了。
今天(6月15日)刚好是爸爸离开一周年的忌日,我用这种方式和他说说心里话。
爸,这一年来我心里总空落落的,以前您那儿就是我的一个奔头儿,在您屋里转一圈、打声招呼就是踏实的,您走后,我再没机会和您打招呼了,所以我至今还没和您告别。
在您走后某一天,我花了很长时间回忆从我记事儿起到您走的那天的点点滴滴,才突然意识到您这一辈子做了这么多事。
爸,您还记得不,小时候您发觉我想要个钥匙扣,就到处找制作钥匙扣的材料,花了好几天终于给我做成了一个我想要的钥匙扣。我拿着您做的那个钥匙扣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记得您跟着我一起笑的样子,现在我当了爸,才懂得您这一笑的含义。
看到爸爸送小男孩去医院的背影,觉得他特别伟大
爸,还有件事儿,让我想起来就对您充满敬意。那是1986年,咱们还住在苏联盖的中机厂的家属院里,咱们楼上有个小男孩不慎从三楼楼顶摔下来。当时围观的人很多,只有您推着架子车穿过人群,把小男孩弄到架子车上,就往附近的医务室跑,那一刻看着您的背影,我觉得我的爸爸特别伟大,我特别自豪。
去年,当您因摔了一跤而卧床不起时,我一度怀疑,这还是我那个强壮的、想要什么都能帮我实现的爸爸吗?他从什么时候起就变得这么衰老了呢?
爸教会我,作为家长不要轻易“教育”孩子
爸,您知道吗?您虽然很少说教我,但您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我该如何做父亲以及做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2020年1月1日起,我筹划很久的和儿子一起的“晨跑计划”开始实施了,希望在新十年开始有个好开头。
元旦当天早上,和儿子晨跑完,又和朋友相约爬了九鼎万华山,因为缺乏锻炼,下山后快累瘫了,朋友们都劝我放弃这个蓄谋已久的“新纪元新开始”的晨跑计划。可我想起了您,想起您总是“认定什么事,就要尽全力去做”的那股劲儿,我心里的小太阳就被燃烧了,一骨碌爬起来叫醒当时才8岁的儿子。
屋外黑漆漆的,零星闪着几盏路灯,但我和儿子跑得坚定,跑得热气腾腾。现在,我们的跑步打卡已坚持到859天,去年您住院暂停过,今年1月起因儿子进入小学阶段的总复习也一直暂停,最近我俩一直在商量着重启晨跑行动,只是暂时还被惰性“操纵”,但爸请您相信,我们一定会恢复晨跑的。因为除了这两个特殊的阶段,哪怕瓢泼大雨,哪怕头一天应酬喝酒到二半夜,跑步时五脏翻腾甚至呕吐,我们都没有停止,因为儿子也说要像爷爷一样坚持。
儿子上大班起,我因为他在小区开了个托管班,既养家又能多陪孩子。你也教会我作为家长,不要轻易“教育”孩子,我现在才越来越懂得,为什么说绝不敢轻易用一个人的经验和认知去要求另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感谢总给我制造“抛头露面”机会的爸爸
在12岁子航的眼中,爸爸像不像上面说的那样呢?以下是子航的讲述:
还行吧!可我怎么记得生气时爸爸也吼我甚至还揍我呢!不过,他对爷爷的孝顺让我敬佩,爷爷最后住院那段时间,爸爸天天七点前出发到医院给爷爷送饭。
和爷爷老替爸爸着想一样,我爸总爱替我张罗。
从我“住”进我妈的子宫里时,我爸就给我申请了个QQ号,还一直帮我更新“说说”,现在300多条中大部分都是他写的。在他把这个QQ号物归原主后,我的更新速度太逊了。
一年级时,我爸张罗组织很多同学到孤儿院献爱心,我现在都记得我给孤儿院小朋友分享《美猴王》的故事,把大家都逗乐的场景。
后来,他又组织不少同学和家长一起上山捡垃圾,动手把深埋在泥土里的烟头、纸巾等垃圾捡起时,我明白了爱护环境的重要。
五年级时,爸爸联络了和我关系好、生日接近的两个好朋友一起过生日,他作为主要策划人为我们办了一个盛大又称心如意的生日party,同学们都特别开心!
总之,我爸心里有我,还老想给我制造一些在同学面前“抛头露面”的机会。我谢谢他一直为我做的,让我不时觉得很有面子。希望他一直健康、快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行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