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里的大运河|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隋炀帝腰带奢华时尚

润白的玉,嵌着金,看起来高贵奢华,这就是隋炀帝陵墓里出土的十三环蹀躞(dié xiè)金玉带。
图片
2024年,扬州隋炀帝陵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备受瞩目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就在展出之列。
图片
隋炀帝陵遗址公园解说员张潇介绍,隋炀帝和萧后墓葬共出土金属器、玉器、陶器、瓷器、木漆器等精美文物400余件(套)。其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就是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她说:“隋炀帝陵出土的这条蹀躞带是迄今国内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带具。”
图片
“蹀躞”本是小步疾走之意。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配有能挂载物品的小钩的玉带便被称为“蹀躞带”。
张潇介绍,蹀躞带在官服中代表不同的等级,带上装饰的质料和数目的多少也代表着身份的高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用玉带。这条蹀躞金玉带由带扣、扣柄、带銙及铊尾组成,玉带扣与扣柄之间用铜轴相连。带銙及圆形扣环背面均镶扣金片,玉环与金片之间用金铆钉固定。
蹀躞带原出于北方少数民族,也称胡服。魏晋南北朝时传入中原。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中国衣冠,自北齐……有蹀躞带,皆胡服也。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
图片
据传,蹀躞带最常用的方法是回卷,就是卷一下塞回腰带里,蹀躞带上的铊尾可防止皮带滑脱。而正规的系法是,首先,蹀躞带的小条应是围在腰部侧后的,正面扣好,带尾拉到背后,扭一下,向上塞进皮带,然后松手,铊尾自动下垂,完成,主带的铊尾正好朝外。
蹀躞带的带间有带环,用作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石之类。隋炀帝能文能武,佩戴着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也显示着他的帝王之威,也可见隋炀帝对衣着打扮很讲究、很时尚。
图片
“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由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共同推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庄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