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加快推进苹果预冷技术应用 今年将在10个全产业链示范县全面推开

图片
全省推进苹果预冷现场会
苹果采后预冷是苹果贮藏的前序环节,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管理措施。通过苹果预冷,一方面倒逼采收时分时分等分级,另一方面延长苹果贮藏时间,提升苹果的品质,促进市场端苹果销售。
6月14日,由陕西省果业中心主办,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全省推进苹果预冷现场会在延安市举行,安排部署全省加快推进苹果预冷技术应用工作。
苹果采后预冷技术企业试验效果好  全年周期供应市场竞争力增强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摩了黄陵、洛川普通冷库预冷和预冷库预冷两大苹果预冷模式,参观了宏昌、中盛、延刚、青怡、顶端等5个苹果贮藏企业预冷示范点,了解苹果采后预冷试点工作情况。
黄陵宏昌果业公司负责人周耀道介绍,他们试点采用的是普通冷藏库分批预冷,原库贮藏的模式,可以保证在每年七月底前都有高质量的苹果持续供应。由于苹果贮存质量好,保证了周年供应,公司的苹果在省外市场3个档口赢得了很好的口碑,销量稳定。
图片
黄陵中盛溢丰农业公司试点的是冷藏库预冷,倒库贮藏模式,公司使用两个单体冷藏库作为预冷库使用,收购回来的苹果分批入库,每次入库量不超过库容量的20%,预冷24-36小时后再把苹果移到其他单体库内贮存。
洛川延刚果业公司总经理郝延刚介绍,为了推动苹果采后预冷,他们2022年新建了2000吨预冷库,专用预冷库可以快速的将苹果预冷至目标温度,做到24小时内及时入库,结合后期精准化的冷库管理,能够很好的保持苹果的硬度、糖度等指标,而且可以减低苹果病害的发生。
图片
“我们主打的延安洛川青怡苹果要做国内水果行业的高端苹果品牌,所以苹果预冷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对苹果品质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贮存后期的苹果品质。”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创新采用排管库预冷,较机械风冷库控温的精准度更高,库温波动小,保湿效果好,能耗低,不过造价高,比普通冷库成本增加40%以上,而且制冷速度较慢,所以需要提前三天就对冷库进行分阶段降温。
图片
“现在6月份了,咱们的苹果从库里拿出来,新鲜度和树上采摘下来是一样的。”洛川顶端果业公司销售主管赵锋介绍,网上销售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对苹果的品质和要求是相当高的,他们为了保证品质的一致性和口感的一致性,在省果业中心的指导下将原有的6个普通冷库改建成了预冷库,采用苹果预冷技术对苹果进行贮存,通过这两年试验,对果品的品质和口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目前已经实现了果品的全年周期供应。
发布技术要点和视频教程 指导果农和果业企业做好采后预冷工作
2022年,陕西省政府出台的《苹果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苹果预冷,去年陕西省果业中心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院进行调研,形成了鲜苹果预冷技术要点,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地方标准。
会上,正式发布了鲜苹果预冷技术要点和视频教程,指导全省果农和果业企业做好苹果采后预冷工作。
鲜苹果预冷技术视频教程
陕西农产品加工院副教授刘振彬介绍,鲜苹果预冷技术要点立足陕西晚熟苹果规模大、采收期集中这个最大实际,借鉴山东的经验,抓好苹果预冷,重点是突出“一个关键点、两种模式”。
图片
“研究表明,在20度的条件下,苹果晚入库1天,贮藏期缩短7-10天。山东苹果预冷60%的苹果12小时内入库,40%的苹果24小时内入库,这是山东苹果预冷最重要的经验。”陕西农产品加工院副教授刘振彬说,及时分批入库是保证苹果贮存质量的前提条件,而我们的苹果采摘后等客收购,在田间地头放个一周比比皆是,因此我们的苹果预冷必须首先抓好及时分批入库这个首要环节;要做好预冷准备,提前对库体进行通风清洁消毒,采收前3天启动制冷设备阶梯式降温至0度左右;要把好采收环节,贮藏的苹果要提前与果农确定采收时间,组织人力在田间地头阴凉处分等分级,快速安排车辆最好是冷藏车运回;还要严格入库管理,苹果采收后尽量在24小时内完成入库,普通冷厍预冷每批次入库量不超过库容的20%,预冷库预冷每批次入库量不超过库容的60%,确保预冷质量和效率。
图片
记者了解到,目前陕西主推普通冷库预冷和专用预冷库预冷两种模式。
其中,普通冷库预冷预冷时间长、效率低,但不需新增投资,预冷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可立足陕西实际,充分利用全省现有的460万吨普通冷藏库,引导和支持贮藏主开展苹果预冷,全面提升苹果预冷的数量、质量;专用预冷库预冷预冷时间短、效率高,但投资成本大,主要适用于周年供应市场、打造知名品牌的大中型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经营需求,支持建设和改造专用预冷库,使用预冷库预冷。
图片
鲜苹果预冷技术要点提出,冷库规模大的企业,在采收期集中,入库苹果全部进行预冷库预冷比较困难,要根据销售计划,合理使用预冷方式,长期贮藏、5月以后供应市场的苹果使用专用预冷库预冷,5月以前供应市场的苹果可使用普通冷库预冷,实现贮藏苹果全部预冷,保证苹果鲜度和品质的一致性,提升陕西苹果的知名度、品牌的认可度、消费者的美誉度。
今年将在10个苹果全产业链示范县全面推开苹果采后预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苹果采后处理与产地贮藏岗位专家任小林在会上指出,推进苹果预冷是提升苹果产后处理的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苹果采后预冷作刻不容缓,需要全省果业人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这项技术的普及应用。
图片
任小林为与会人员讲解苹果采后预冷技术
”苹果预冷概念就是我们采前、采收以后入库过程中,迅速去除田间热,把果实的温度拉到接近储藏温度的过程,由于陕西,特别是陕北苹果的储藏性比较好,大家这一块做的不到位,都忽略了这个环节,导致了我们陕西大部分果子存不到五一以后。“任小林介绍,目前陕西主要推广普通冷库预冷原库储藏或倒库储藏和改造专用预冷库预冷两种模式,提前进入储藏温度早一天,就能延迟苹果的储藏性接近一周,这将进一步促进陕西苹果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图片
杨建伟对苹果预冷工作进行安排
“我们要从当下开始,把苹果预冷抓起来,才能始终保持陕西苹果产业在全国的引领力、发展的带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陕西省果业中心副主任杨建伟在会上说,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到位,陕西苹果产区不重视预冷,苹果采收后不做预冷,不仅导致果实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病害时有发生,损失较大,而且也造成陕西苹果市场竞争力的下降,苹果釆后预冷成为陕西苹果产业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也是全省果业系统必须要重点攻克的课题。
图片
赵广柱讲话
“过去我们注重抓生产,或者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端,打好了产业的基础,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的熟化,苹果采后预冷成为了我们全产业链升级的‘卡脖子’难题。“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在会上表示,今年陕西将在总结前两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10个苹果全产业链示范县、苹果全产链建设的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全面推开苹果采后预冷技术应用,逐步让预冷成为普适性必要性环节,让优势产品变为优质商品,让陕西果品在市场端的外在品相和内在品质更一致、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