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人类非遗太极拳进校园,讲述养心修身与技法诀窍

日前,“天下为公”文化遗产专项奖学金颁奖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来自河北邯郸“太极之乡”永年的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承人、北京天下为公太极拳文化研究院总教练胡利平以《太极拳与道德经》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讲座。
图片
杨式太极拳传承人胡利平讲座(王曦晨 摄)
2020年,太极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永年杨式太极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利平来自永年广府古城,1978年师从于永年著名太极技击大师翟文章,系统地学习了永年传统杨式、武式太极拳,以及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杆、推手散手等。著作有《永年太极》一书。
讲座上,胡利平为师生们阐发了太极拳与《道德经》之间的密切关联。胡利平表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太极的阴阳、虚实、刚柔、上下、奇偶、内外、左右等都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后人根据阴阳之气对立统一和交替转换化生万物的思想,绘制了太极图。而太极拳的技法,则来源于道家思想,其最高层技法为“刚柔相济”,以柔运气,以刚出力,是道家“阴阳平衡”的具体表现。
图片
胡利平讲解太极的道家理论基础(王铭 摄)
据胡利平介绍,太极拳为内家拳,实际上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法。与其他外家拳相比,太极拳以松、静、柔为特点,借力打力,顺其自然。太极拳强调“灵肉合一”,心静、神专等内心的修炼方法,对于肉体的逐渐强大有很大帮助。
图片
胡利平示范太极拳动作(王曦晨 摄)
图片
图片
胡利平示范太极拳动作(王铭 摄)
胡利平具体演示了杨式太极拳的几个经典动作招式。他一边演示,一边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技巧和要领,使得在场师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
图片
胡利平指导体验太极拳动作(王铭 摄)
之后,胡利平又详细讲解了吐纳法的要领和益处。他强调,吐纳法不仅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有效地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的简便方法。在工作之余,通过练习吐纳法,可以使人心情平静、精力充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图片
图片
参与讲座的师生们认真学习太极拳动作(王铭 摄)
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掌握吐纳法,胡利平还亲自进行了示范,并耐心指导大家进行练习。他在讲解的同时,纠正大家的动作,引导大家在动作转换的同时调整呼吸节奏,逐渐掌握吐纳法的要领。此外,他还针对大家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和指导,使得大家能够更快地掌握太极拳的诀窍和精髓。
图片
图片
参与讲座的师生们认真学习太极拳动作(王铭 摄)
本次讲座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之一,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天下为公投资集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协办,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协会具体组织。,胡利平的讲座不仅让参会者深刻体会到了太极拳的魅力,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赢得了热烈的反响。
首都师范大学的同学们表示,通过聆听讲座,对中国的人类非遗瑰宝太极拳从理论传承到技法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运用太极拳的知识和诀窍,实现身心和谐、修身养性的目的,让非遗传承传播融入当代日常生活。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