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欧洲杯,球迷不用抓狂了

图片
海信再次在欧洲杯期间赚足了眼球。一边是球场围挡上“海信电视,世界第二”的蓝底白字广告位,一边是VAR显示器区域首次出现的海信标志,由海信提供的技术支持,让“体毛级”越位成为历史,球迷看足球再也不用抓狂了。
01、独一无二的广告位
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3点,2024欧洲杯在德国慕尼黑拉开帷幕。在东道主德国对战苏格兰的揭幕大战中,德国以5-1大比分战胜苏格兰取得了开门红。
尽管这是一场悬念不大的比赛,但仍然非常精彩。“揭幕战踢成大比分,红点乌龙VAR,该有的元素全有了”,有熬夜看完的球迷表示。
VAR技术在揭幕赛上颇有存在感,VAR又叫视频助理系统,2018年,这一技术首次被引进世界杯,在随后的各大足球赛事中,VAR系统被广泛引进,也因此给赛事结果带来了许多变化。
以刚结束的欧洲杯揭幕赛来看,VAR直接改变了一次判决。在开局第26分钟的时候,德国球员穆西亚拉禁区外被苏格兰队员放倒,裁判根据VAR改判,变成了直接任意球。
到了第45分钟,苏格兰中卫波蒂厄斯禁区内飞铲德国队长京多安,主裁判蒂尔潘收到提醒后跑向场外的VAR显示器,观看视频回放后,并迅速判罚了红点套餐。伴随着哈弗茨一脚射门,点球命中,上半场的分数停留在了德国3-0领先苏格兰。
至此,本届欧洲杯的第一张红牌、第一颗点球,都是由VAR给出的。
图片
“足球比赛瞬息万变,裁判员往往需要在一两秒甚至零点几秒内做出判断或判罚。有时由于角度、位置、距离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错漏判,甚至于可能颠倒胜负关系”,中国国际级裁判员马宁表示,“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视频回放进行判断,画面中任何细节都能够改变最终的判罚。”
本届欧洲杯VAR的使用更为常态化。不过与往届不同的是,这届VAR的显示系统第一次有了中国显示技术的加持。“一个红牌,一个点球,就在上半场让海信出尽了风头”,有球迷发现,在裁判看VAR回放显示器的时候,显示器背后出现了海信的logo。
据了解,海信是今年欧洲杯的VAR官方合作伙伴,将在欧洲杯期间为莱比锡VAR裁判总部提供显示技术支持,这也是欧足联历史上首次开放VAR显示独家权益。
一边是球场围挡上“海信电视,世界第二”的蓝底白字广告位,一边是VAR显示器区域首次出现的海信标志,让海信再次在欧洲杯期间赚足了眼球。
“又给了观众一点小小中国震撼”“中国制造元素拉满了”“现场快被海信包围了”,有不少中国球迷边看球边感慨,还有人手快把裁判在海信显示器下看VAR回放的画面做成了表情包,配字是“让我海信看看谁敢犯规”“有困难,找海信”。
“VAR显示上的这个广告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有球迷表示。
目前来看,VAR系统带来的优点主要有两个,一为提高判罚准确率,二为降低犯规概率,延长比赛时间。根据国际足联提供的数据,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由于VAR系统,裁判的明智判罚率从95%增加到99.32%。另一项研究则显示,实施VAR系统后,总比赛时间,以及上半场和下半场,平均都增加了30-120秒。
如果比赛早就使用上VAR系统,或许足球史上最经典的“上帝之手”将不复存在。1986年,在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阵苏格兰的比赛中,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因一个极具隐蔽性的手球动作帮助阿根廷取得了胜利,后来马拉多纳回应称“这个球一半来自我的脑袋,一半来自上帝之手。”
02、持续投入研发有了回报
作为一项近些年才开始在足球赛事上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VAR对于慢动作回放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一间裁判“小黑屋”里,往往摆放着数十个显示屏,1名视频助理裁判、3名视频助理裁判助理、4名专业的视频重放员必须目不转睛,时刻盯紧场上的实时画面。
海信的加入,则意味着他们的显示技术在最严苛的场景中也得到了检验。
ULED X影像是海信能够在这场显示屏较量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与传统的OLED电视相比,ULED X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能够结合用户实际的使用场景,从而能在真实场景下向用户传输出最佳的画面效果,一旦环境的亮度及色温发生变化时,画面亮度及色彩自动就会达到最佳匹配的效果。
作为第一家研发出该技术的企业,海信在ULED领域有着绝对的竞争力。根据海信视像财报,2023年,海信牌ULED X及ULED电视销量同比增长54%,销售额同比增长66%。
此外,ULED系列还带动拉升了海信在高端家电的市场份额,2023年,国内线下高端电视市场,海信系的产品零售额市占率为35.91%,同比增长4.83%,排名第一。
尽管彩电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但海信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着双位数增长,过去五年海信视像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近百亿,去洞察当代人对于电视的新需求,从而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增量。
从行业趋势来看,大尺寸、高端化的电视机成为了近几年消费的热潮。
今年一季度,国内100英寸以上大屏电视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300%。5月份奥维云网线下市场监测数据也显示,虽然彩电线下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1%,但在不同彩电尺寸中,75寸+彩电零售额同比增长了8.1%,占比达到了44%。
在海外市场,大屏电视也成为了消费的主流。有国外的网红博主曾从国内运去一台115吋电视,开箱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300万。特别是在国际赛事期间,国外球迷对于大屏电视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
大屏电视,也是海信这几年着重研发的方向。从能够折叠的大屏电视,再到有护眼功能的8K激光电视,在人们对观看体验愈发要求沉浸感的当下,海信系电视的“大屏+激光”优势,成为了家庭首选的“巨幕乌托邦”。“激光显示,是一项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可以和过去的日韩、和欧美PK的原创性技术”,有业内人士表示。
图片
据了解,海信已经拥有五届世界杯、欧洲杯顶级体育赛事营销经历,与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就显示技术开发展开深层合作,在用技术助力体育赛事上有着深厚的积淀。例如,海信在电视中运用了MEMC运动补偿技术,让高速运动画面的动态视觉效果更流畅,同时开发了体育模式、球星识别、AI搜图等观赛专属功能。
根据奥维云网统计,在中国内地100英寸及以上电视市场,海信系零售量市占率为61.64%,也同样是国内第一的水平;根据奥维睿沃数据,在全球100英寸及以上电视市场,海信系出货量市占率为44.75%,位于全球第一。
不光在大尺寸电视市场上地位稳固,在整个电视市场上,海信也已是妥妥的世界级品牌。据市场调研机构奥维睿沃(AVC Revo)发布的《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4月,海信电视出货量市场份额达到14.26%,稳居世界第二。
03、成为全球品牌的背后
而有技术研发优势傍身的海信,之所以能打开出海新局面,靠的是不断赞助国际顶级赛事,帮助其扩大了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看球赛看到海信的广告围挡,已经有了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有球迷就表示。
除了令球迷眼前一亮的VAR logo外,海信也如约出现在了今年的欧洲杯赞助企业中,与速卖通、支付宝、比亚迪、Vivo四家中国品牌一起,占据了欧洲杯超过三分之一的赞助席位。
而八年前的法国欧洲杯,中国企业的赞助商还只有海信一家,那是欧洲杯56年来第一次有中国品牌赞助商,当海信第一次出现在欧洲杯赛场上时,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中国企业的一次“玩票”。没想到,这次“玩票”持续了三届之久,在今年,还从单纯的品牌赞助升级为了技术合作。
事实上,自2006年确立“大头在海外”的目标后,海信就开始尝试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向外打开国际市场。从前几年的澳网公开赛、F1红牛车队、美国纳斯卡汽车赛,再到在欧洲杯、世界杯的持续赞助,海信已成为国际赛事的赞助常客。
图片
历来,体育赛事一直是打响品牌全球知名度的神器,一个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企业,也一定不会放弃赞助国际体育赛事这条必经之路。
最典型的案例要属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奥运之争。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百事可乐提前在赛事期间大肆宣传,并积极向各国运动员发放餐饮券等,直接让同期盈利超过可口可乐三分之一。这让可口可乐痛定思痛,在下一届奥运会上以超过一千多万的天价赞助费拿到了赞助席位。从此可口可乐便一直赞助奥运会,一度被称为是“奥运霸主”。
赞助国际赛事后带来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往往是立竿见影的。2008年,海信首次赞助澳网公开赛,此后连续7年赞助澳网,直接让海信在澳洲市场的市占率提升到了20%。2016年第一次出现在欧洲杯的时候,在当年,海信在欧洲市场销量就平均提升了近35%,在主办国法国,海信在本土的销售额直接增长了近300%。
有数据显示,通过赞助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大大加速了海信国际化的征程。从2016年欧洲杯到2018年世界杯,再到2021年欧洲杯,海信的全球知名度从37%上升到59%,海外自主品牌的销售占比更是超过80%。
不仅如此,从2020年开始,海信视像的海外营收占比就超过了国内营收。近五年,海信视像的海外营收占比分别为45.9%、54.8%、54.3%、50.6%和51.1%。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也在稳步提升。2023年,毛利率已经升至13.21%,这说明海信在海外并不是靠卷价格拿下的市场。
2006年以前的海信,也经历过从贴牌代工生产到自主创牌的摸索,后来经过艰难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才得到国际顶级赛事认可,成为体育营销赛事上的头号玩家。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曾表示:国际足联选择赛事赞助商的标准绝不是谁给钱多就选谁,而是寻求一个“真正做品牌”的企业。
从之前出现在球赛上让海外观众倍感陌生,再到全球的球迷们都对海信的广告语习以为常,海信俨然成为了像可口可乐一样常被消费者想起的品牌。如今,在顶级的体育赛事中看到海信,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
(作者 | 张继康,编辑 | 陈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