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口气,可能是这个原因!29岁小伙“熏”退多个相亲对象

29岁的小周,多年来一直被牙龈肿痛所困扰。每当工作繁忙或生活压力大时,牙龈就会肿胀疼痛,不仅影响进食,连笑一下都“勉强”。
“痛也就算了,”最令小周苦恼的是嘴里总有口气,好几次家里人安排相亲,女孩们对他“闻”而却步,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最近,他感觉牙龈肿胀越来越严重,经常出血、流脓,来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口腔科。接诊的袁颖副主任医师经过检查发现,小周的口腔卫生十分差,牙齿上堆积着大量的菌斑、软垢、牙结石,整口牙龈肿大得十分厉害,并伴有溢脓,牙龈呈鲜红色,触之极易出血,口气也十分严重,最终确诊小周得的是慢性牙周炎。
袁颖医生介绍道,牙周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口腔健康问题。
针对小周的病情,袁颖医生为他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排除小周自身系统性疾病后,通过洁牙并配合医院自制的漱口水,初步控制炎症的发展;其次,通过龈下刮治去除牙龈里面的结石、菌斑和炎性肉芽组织,进一步控制牙周的炎症。经过这一步的治疗,小周已经明显感觉到牙龈肿胀消退,牙龈也不出血了,口臭也随之消失。
好在小周就诊及时,还没有发展到需要拔牙的地步。后续,他还需要接受牙周治疗,对病变组织进行修复和重建,以及建立起日常口腔护理和定期检查的习惯,确保牙周炎得到控制。
九成人有牙周病
牙周病就是通常所说的牙龈发炎、出血和牙齿松动,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90%以上成年人都有牙周病。
牙周病是由口腔菌斑长期存在刺激引起的。简单点说,就是口腔环境太差,长期不洗牙,牙结石堆积刺激周围的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就会出现炎症,有牙结石的人往往都会伴随牙周病。
由于牙周炎发展进程缓慢,可长达十余年或数十年,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牙周问题,直到牙齿松动或脱落。
牙周病成因
牙周病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牙菌斑:牙菌斑是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主要由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细胞间物质、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
全身因素: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白血病、糖尿病等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并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会增加宿主对牙周疾病的易感性。
不良习惯:如吸烟、偏食、夜磨牙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
真心建议你保护好牙齿
预防牙周病,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即“巴氏刷牙法”。将牙刷放在从牙龈边缘到牙齿表面成45度角的位置,水平振动2-3次,然后垂直刷牙。如果是上颌牙,向下刷;如果是下颌牙齿,向上刷;刷所有牙齿表面;如果是上颌牙,刷上颌牙的舌侧;同时,记得刷牙齿的咬颌面;如果是下颌牙,也要注意刷前牙的舌侧和后牙的舌侧;所有牙齿表面必须刷。
2.用好口腔清洁辅助工具。刷牙是维持口腔卫生最基本的手段,但单纯刷牙仅能清除50%-70%的牙菌斑。隐蔽的部位比如牙间隙、后牙舌侧,很难通过刷牙清洁到位,这时就需要借助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口腔清洁辅助工具。需要提醒的是,冲牙器(水牙线)不能代替刷牙、牙线等的清洁方法,因为冲牙器冲不掉牙面上的菌斑,冲牙器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
3.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能够安全、有效的防龋。三岁以上的儿童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成人每次用量约0.5-1克(长度约0.5-1厘米)的膏体即可。
4.定期做口腔检查。龋病、牙周疾病等多属于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通过定期检查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5.定期洗牙。即使我们每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牙间隙刷来清洁邻面,口腔中仍会有一些位置容易残留和堆积细菌,并在唾液的作用下进一步变为坚硬的牙石,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
6.注意饮食。避免过量进食高糖食物及饮用碳酸饮品,饭后及时清洁口腔。
7.遵医嘱选用漱口液。急性期可使用医生配的漱口液。但这些一般含有抗生素成分,不能长期使用,待急性期过了可以使用普通漱口液,或者医院内专门针对牙周炎的中草药漱口液。
8.健康的生活方式。
9.出现任何口腔不适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