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人物系列荐读”首讲贺绿汀 让音乐家从画面走入读者

今天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奏响了熟悉而悠扬的旋律,《牧童短笛》《游击队之歌》……作曲家、教育家贺绿汀先生的作品通过音频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向现场的读者传递了动人的气息与神韵。“上海音乐人物系列荐读”活动的第一场“乐读时代旋律,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在这里举行。“上海音乐人物系列荐读”活动是“时代旋律·上海音乐家故事汇暨上海音乐人物肖像画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时代旋律·上海音乐家故事汇暨上海音乐人物肖像画展”汇聚了43位上海音乐家的音容笑貌,创作了这些肖像画的艺术家贺寿昌说,“围绕画展进行的讲座让画中的人物走出来,走进市民,画展成为一项美术工程。”“上海音乐人物系列”中贺寿昌第一个画的就是贺绿汀,画贺老充满自信的笑容。讲座从始至终,贺寿昌笔下的贺绿汀肖像一直立于讲台的一边,陪伴着现场的读者。
贺绿汀之女贺元元谈到,贺寿昌创作的“上海音乐人物肖像”已经进入社区,在许多公共空间进行巡展,“看到这些音乐家的肖像,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往事,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演奏这些音乐家作品的情景。每一幅画像背后都有故事,画中人为上海的音乐事业传承发展贡献了一生。”
“在上海,在上海音乐学院,有一个贺绿汀时代,‘上海音乐人物系列荐读’就始于这样一位大音乐家。”今天的讲座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主讲,他通过回望贺绿汀充满传奇色彩的音乐生涯,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长廊,了解贺绿汀的生平事迹,“1903年,贺绿汀生于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东乡罗浮岭附近农村。贺家祖辈都是背负青天、脚踏黄土的农民,并没有接触过音乐,他最初的音乐熏陶来自乡间的山歌和送葬时哀哭的挽歌。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祁剧发生兴趣。”王勇告诉大家,贺绿汀的作品都是一线采风所得,“在抗日前线山西临汾的所见所闻启发了贺绿汀的创作,他在防空洞里连词带曲一气呵成写出了《游击队歌》。”王勇在现场播放了贺绿汀生前宝贵的音视频资料,为读者们推荐了一系列关于贺绿汀的出版物,帮助大家更好地走近贺绿汀音乐人生。通过文字与旋律,感受到这位音乐巨匠的精神风貌与不朽魅力。
图片
2023年4月,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名人手稿馆举办了“共赏春光——纪念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展出贺绿汀代表作《春天里》《游击队歌》等手稿原件,以及贺老旧居中的个人物品。以打造“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为目标,上海图书馆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市民读者走进书本、走进阅读、走进城市人文历史。
据悉,“上海音乐人物系列荐读”的后续活动将于6、7月陆续开展,通过专家讲述、现场演绎、嘉宾访谈等方式,继续为读者讲述新老上海音乐家如陈钢、黄蒙拉等人的艺术故事。(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