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M2破300万亿元!M1连续2月负增长,信贷资金流向何方?

文/谢逸枫
5月金融的数据风云突变,M1连续2月(4月下降1.4%、5月下降4.2%)负增长,M2持续下滑,剪刀差扩大,堪称金融新变化的信号。前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14万亿元,究竟钱跑去哪里了,即钱都流向哪里了?
图片
前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前4月7.32万亿元、一季度11.24万亿元、前2月6.44万亿元),比前4月增加1.68万亿元。其中前5月住户存款增加7.13万亿元(前4月6.71万亿元、一季度8.56万亿元、前2月3.2万亿元)。
M1、M2的增速,反映出购买力、消费、投资的强度。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过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过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2过高而M1过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化。目前M2比M1高,说明政府投资意愿强,市场需求萎缩。
一是M1连续2月负增长,M2持续下滑。
5月末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月7.2%、3月8.3%、2月8.7%、1月8.7%),5月M余额1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4月下降1.4%、3月1.1%、2月1.2%、1月5.9%),M1连续2月负增长,M2持续下滑。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5月末M1增速下降4.2%,较4月末大幅下行2.8%,连续两个月快速下行且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为有历史记录以来首次。5月末M2同比增长7%,较上月末回落0.2%,再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低。
M2增速持续下滑,低位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存款“搬家”,企业与居民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季节性、货币工具操作性、财政存款大量增加。M1负增长,主要是房地产市场交易低迷,地方融资平台举债规范及银行定期存款占相对高。
M1同比增速再度下探,主要原因M1统计口径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等资金。存款“手工补息”的监管影响发酵,居民和企业存款同比少增约8000亿元,非银存款多增8400亿元。经济修复面临压力,企业预期偏弱,资金的活化程度较低。
二是M1-M2剪刀扩大至11.2%,市场低迷。
5月末M2同比增长7%,M1同比下降4.2%,较上月末下行2.8%,M2与M1增速“剪刀差”扩大至11.2%(1月2.8%、2月7.5%、3月7.2%、4月8.6%)。5月末M2和M1增速的“剪刀差”扩大至11.2%,为202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图片
M2与M1增速“剪刀差”持续处于高位,主要原因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背景下,居民购房需求下降,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受阻。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偏弱,资金“活化”比重下降。
数据显示来看,目前明显偏高的M2与M1增速“剪刀差”表明,当前亟须通过有效刺激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出台一揽子的房地产新政,推动行业软着陆,促进复苏企稳,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三是前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14万亿元。
前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14万亿元(前4月10.19万亿元、一季度9.46万亿元、前2月6.37万亿元、1月4.9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之一,5月增长9500亿元,比4月增长7300万亿元有所增长。居民去杠杆、增加储蓄的现象延续。
图片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047亿元。
单月来看,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500亿元。分部门来看,住户贷款增加757亿元(去年同期的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14亿元。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400亿元,同比减少1158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72亿元。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同比大幅少增4100亿元,续创有数据记录以来新低,说明5月人民币新增信贷投放表现依然较弱。
四是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流向哪里了?
前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流动去向看,基本上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国企、央企、城投与部分混合制企业、民企)9.37万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84%(前4月84%、前3月82.13%、前2月85.24%、1月78.45%)。
其中住户贷款8891亿元(前4月8314亿元、前3月1.33万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7.98%(前4月8%、一季度14.05%),个人住房贷款8598亿元(前4月8084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7.71%(前4月7%、前3月10.30%)。
说明超过80%的资金到进入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房贷款占比不足10%。5月单月来看,流入的领域基本上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国企、央企、城投与部分混合制企业、民企),占新增贷款7300亿元的77.89%,个人住房贷款占比7.96%。
五是住房贷款迅速下降,5月占比仅5.41%。
前5月住户贷款8891亿元(前4月8314亿元、前3月1.33万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7.98%(前4月8%、一季度14.05%)。个人住房贷款8598亿元(前4月8084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7.71%(前4月7%、前3月10.30%)。
图片
前5月住户贷款8891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7.98%(前4月8%、一季度14.05%、前2月6.11%、1月19.92%)。而个人住房贷款8598亿元占新增贷款11.14万亿元的7.71%(前4月7%、一季度10.30%、前2月8.21%、1月12.74%)。
前5月个人住房贷款占新增贷款的7.71%、前4月7%、前3月10.30%,3月14.61%。2023年个人住房贷款2.55万亿元,占新增贷款22.72万元的11.20%(2022年12.90%、2021年30.47%),比2022年下降1.70%,比2021年下降19.27%。
房贷呈现陷入回落的趋势。5月住户贷款757亿元,占新增贷款7.96%(4月负增长、3月14.61%、2月6.11%、1月19.92%),其中代表个人住房贷款514亿元,占新增贷款的5.41%(4月负增长、3月14.61%、2月8.21%、1月12.74%)。
2024年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少增幅度较大,反映与居民购房意愿依然薄弱。2024年前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8598亿元,较2023年同期少增1372亿元,较2021年同期少增20712亿元,说明住房需求释放缓慢。
2024年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14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170亿元,较2021年同期少增3912亿元。5月中下旬起,集中放松住房信贷政策,利好6月社融数据边际修复,但考虑跌价预期尚未扭转,预计住房需求偏弱的趋势短期将持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