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高速项目建设的“营养调理师”——记天麻高速项目工地试验室主任窦正国

“混凝土流动性很好,塌落度试验结果通过,现场可以进行浇筑。”近日,天麻高速项目工地试验室主任窦正国带着试验室的同事,在工地上开展了达比河大桥主墩承台的混凝土浇筑试验检测工作。
窦正国1986年出生,2008年参加工作。16年来,他参与了10余座桥梁、42公里高架桥、4座隧道的施工建设。2023年7月,窦正国从南中高速项目来到天麻高速项目,在试验室从事试验检测工作并担任试验室主任,他兢兢业业,当好高速项目建设的“营养调理师”,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窦正国出生于云南楚雄的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家中租用地方公路段的房子,他从小就见惯了交通人的工作情景,与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建筑材料检测,为成为一名交通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窦正国进入了中交二航局工作,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合格交通人的转变。
2023年7月,窦正国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从南中高速项目来到天麻高速项目任试验室主任,这对他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窦正国看来,在项目建设中试验室的工作十分重要,关乎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小到一粒沙子、一根钢筋,大到整体结构的质量都需要试验室严格把控,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严谨细致,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次试验检测。”窦正国说。
在天麻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最大宗的材料,在混凝土的生产环节,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决定浇筑结果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配合比和人吃饭是一样的,蔬菜、肉类、面食、水果等,怎样对其进行一个较好的配比,人吃下去才更有营养,这是一个道理。”窦正国介绍,常见的混凝土有C20到C60不同标号,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喷射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涉及一些高墩泵送混凝土的配置,路基施工过程中有泡沫混凝土……毋庸置疑的是,每种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不同,配合比也不一样。在天麻高速项目建设前期,为了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窦正国带领试验室工作人员提前开始了配合比的设计、试拌、优化工作,整个工作持续了半年,只为调制出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
天麻高速桥隧比高,混凝土方量大,原材料和混凝土试验工作量大,这给窦正国的试验检测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项目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实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窦正国要带领试验室工作人员对砂子、水泥、外加剂等每一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测。在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窦正国要带领试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开盘试拌,在试验完成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从进场原材料料源的审查,到材料的试验检测等工序,再到后期混凝土强度检测、外观质量等,窦正国与同事都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对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这考验着试验人员对整个过程的把控能力,以及对施工标准、工艺规范的熟悉程度。”窦正国介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堵管、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充分等诸多问题,因此,在项目抢工期时,他每天都会在各工点看守混凝土浇筑5个小时以上。
重任在肩,需策马扬鞭。窦正国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做好项目建设的“营养调理师”,保证参加的每一个项目实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便利。(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 通讯员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