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经济下,主流媒体如何坚守自身角色

经常关注网络热点及突发事件会发现,民众的情绪一旦被有针对性地挑逗、撩拨,会变得相当“有用”,可以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汹涌的所谓“民意”甚至可以断人生死。这种“情绪的影响力凌驾于事实”的现象被称为“后真相”。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面对的不仅有真相和谎言,还有“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不完全客观也不完全虚构的模糊性陈述”,它不是确切的真相,但也不构成谎言。面对用“情感”来消解“客观事实”的传播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
图片
当下,无底线摆拍博关注的事件屡见不鲜,比如“小学生巴黎丢寒假作业”“女子挺5个月孕肚征婚”“喂住院婆婆吃泡面虐待婆婆”“一女子给同事下药”等等,这些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最终被警方证实均为精心策划的摆拍造假。
有人痛斥博主为博流量随意编造“闹剧”、有人疾呼应当对“什么火就推什么”的平台加以规范、有人规劝网民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流量的“猎物”。那么,在这里面主流媒体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近日,中国记协官媒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值得重视。文章批评部分主流媒体追流量、博眼球,点出了部分主流媒体在热点事件报道中存在的新闻导向偏离问题。可见,本该固守新闻伦理,举旗帜、聚民心的主流媒体,也存在“失足”“失语”现象。
自媒体大军的不断扩大,让本就稀缺的“注意力经济”竞争愈加激烈,胡说、乱扯、“说一半”等谣言传播本就失序。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不发声”是“失语”,“盲目发声”同样是“失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后者更为严重。
眼下,公众对主流媒体还保持着基本的信任,比起自媒体,主流媒体的“盲目发声”会对公众形成更加严重的误导。从长远来看,随着“盲目发声”被“后真相”澄清,则会带来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质疑,消解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一旦公信力受影响,就是抽走了主流媒体在舆论阵地的根基,进而影响社会信任基础。
不可否认,在“人人可以发声”的全媒体时代,“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等时效性资源由主流媒体一定程度上转移至自媒体,主流媒体不再是唯一的发声渠道,对议程设置的垄断被彻底打破,且冲击仍在继续、焦虑仍在叠加。如果主流媒体做不到持中守正,就容易丢掉“适度”原则,在流量面前贸然“下场”。
图片
但是,主流媒体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守望者,核心属性在于真实,既要服务大众,让新闻有温度,更要引导大众,让新闻有力度。所以,对主流媒体而言,在“人人皆可媒体的时代”,发布信息的质量反而要更高了。
传播话语权的竞争是规则之上的“理性之辩”,而不是规则之下的“流量之争”。
主流媒体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职能,如果主流媒体在热点事件、公共事件面前选择性回避,不能理性发声、有效发声、权威发声,传播话语权自然旁落。
事实上,一直以来,面对突发事件主动发声、关键时刻敢于发声都是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优良传统,主流媒体也因此赢得公众信任与尊重。
图片
比如,2024年3月,央视记者采访燕郊爆炸受阻,中国记协发布《正当采访是记者的权利》,连发三问,获得广泛支持;2022年6月,“唐山打人事件”引起公众极大关注,各种声音充斥,新黄河客户端发布《严惩唐山烧烤店施暴者,守护女性群体安全感》,旗帜鲜明地摆明立场,在舆论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梳理类似文章,其共性在于非常时刻第一时间有理有据有节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疑虑,在舆论场上形成共识。
由此可见,即便在自媒体纷纷“下场”争夺注意力的情况下,主流媒体在传播场域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民心所向”才是“流量所在”!
传播学领域有讲,意义的形成关键在于接收方。
自1994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走过的三十年,深刻地嵌入社会转型的大框架中。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形式的不断转换也是社会转型期的需求。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个人在公共事件中表达自我的欲望空前,同时,也通过接收外部信息不断地纠正自我、充实自我。
面对社会思潮的转变以及公众观念的开放,主流媒体要有积极求变的自觉性。比如,“转战”全媒体,提高传播力;创新报道形式,切入时代审美意识等。否则,难免陷入“你说你的,我听我的”的尴尬局面,更有甚者便是“你想说的是好的,我听来却是坏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低级红”“高级黑”,导致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各行其是”。
图片
所以,主流媒体不仅要“敢于亮剑”,还要善于发声,多说人话,说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话,用让人舒服的方式去对话与沟通。
时代不断前进,事情总在变化。不过,总有些逻辑与常识需要坚守,总有些是与非、对与错需要明晰。当情绪“风暴”再次刮起时,主流媒体要想成为舆论阵地的“压舱石”,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失语”。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