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冷藏车违规乘人酿悲剧,当时车厢内为何没有呼救?

6月15日晚间,一辆轻型厢式冷藏货车行驶至叶县洪庄杨镇境内时,由于违规乘人,司机下车察看,发现车厢内的8人全部昏迷,于是赶紧拨打120电话求救。经过几个小时的全力抢救,这8人在16日3时被宣告抢救无效,不幸遇难。
图片
目前,关于这起事件的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货车司机和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通过目前公开的消息,我们可以看出,这8人并非是由于高温天气而选择在冷藏车中进行避暑降温,而是纯粹的违规乘车,本来在冷藏车内是严禁乘人的,司机和相关责任人并未尽到提醒义务,估计也是默许这样安排,可能就想省几个钱,最终酿成了惨剧。
图片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主要是由于冷藏车的特殊结构引起,说白了就是密封性太好。
冷藏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持车厢内的恒定低温,以确保食品、药品等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变质。因此,冷藏车的密封性通常被设计得非常好,以防止外界热量和湿气的侵入。
正因为冷藏车的密封性极好,车厢内的通风往往不畅。在密闭的空间内,空气流通受限,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降低,从而引发窒息风险。
图片
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一下,如果有人乘坐在冷藏车的车厢内,多长时间就会发生窒息问题。
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轻型厢式冷藏货车的车厢容积,大概在31立方米左右,按照氧气含量为21%来计算,车厢初始状态下总的氧气含量大约为6.6立方米。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呼气量为6-9升左右,当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时,人们的呼吸频率会越来越快,那么在理论状态下,车厢内的空气可供8人呼吸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
图片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当车厢内的氧气含量越来越少时,人们的大脑供氧和供血量会逐渐减少,大脑的兴奋点会越来越低,脑部活动也逐渐变弱,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虚弱,最终会陷入昏迷。最可怕的是,这种昏迷是渐进式的,再加上车辆在行驶中有颠簸,在里面的人难免会犯困,由氧气含量减少引发的昏迷和犯困根本辨别不出来,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危险的降临。
图片
正因为上述这种情况,车厢内的8人根本意识不到马上要发生窒息了,而是在迷迷糊糊中昏睡过去,因此无法做出有效的呼救。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即使有人意识到不对劲,由于车厢的开启控制装置基本上是在外面,里面为了节省空间,很少有安装开关门的装置的,所以从里面根本就打开。同时,货车车厢的车体的中间夹层为保温材料,多数是聚氨酯发泡材料,而四壁采用的是高强度胶,把外板与保温材料粘合在一起,形成封闭性很强的板块,所以保温和隔音效果极佳。
图片
即使是车内的人用力拍打车厢,由于材料的隔音效果好,加上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部噪音等因素的干扰,司机或者周边的行人也很难感知到。此外,在货车里面也没有通讯信号,想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有效求救的希望也非常低。
厢式冷藏车设计的初衷,是考虑到物品的保鲜,谁能想到里面还会违规乘人呢,所以也基本不会考虑里面的窒息问题,没想到偏偏就有人想节省一下经费,白白搭了8个鲜活的生命,痛定思痛,真的是不希望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