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夏天手上超爱长的“小水泡”,怎么对付?

每到这个季节,就有不少人手上长水疱,痒得不得了。而且一旦挠破,里面还会流出一些不明液体来......几乎年年都这样,甚至一年发作好几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种困扰好多人的手上透明小水泡——汗疱疹。
图片
正确识别汗疱疹
所谓的汗疱疹,也叫出汗不良性湿疹,或者掌跖急性湿疹。它的本质是一种湿疹,特点有这样几个:
· 最常见于青年群体,儿童或者老年人很少见;
· 主要皮疹是水疱,水疱位置比较深,不容易破;
· 可以伴随有发红,水疱消退后会有脱皮;
· 突出症状是剧烈的瘙痒,基本没有疼痛;
· 发病特点是反复发作,可以在数月或数年间频繁发作;
· 部位几乎仅限于手和/或脚,左右比较对称,具体来说,主要部位是手掌、手指侧面、手指背面、脚底前方。
下面几张图是典型的汗疱疹。
图片
图1. 汗疱疹
图片
图2. 汗疱疹
还有哪些水疱也会长在手上或脚上?下表中,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容易误诊为汗疱疹的供大家区分。
图片
得汗疱疹,是因为出汗吗?
关于汗疱疹,有一个很常见的误区,是以为汗疱疹就是因为出汗、汗多引起来的,其实不然。
汗疱疹,或者出汗不良性湿疹,在医学上是一个误称。出汗和汗疱疹关系比较弱,汗疱疹的病因或者诱因其实很多,甚至有不少人病因并不明确。
总结起来,与汗疱疹患病有关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
· 本身有特应性皮炎(也叫作特应性湿疹),尤其是儿童的汗疱疹;
· 有接触某些过敏原,比如含有镍元素的金属制品和其他过敏原;
· 其他部位(比如脚上)有真菌感染,可以引起别处(比如手上)的汗疱疹,这是一种自身的免疫反应;
· 确实是有手足多汗的情况;
· 本人是烟民,不管抽的是香烟还是电子烟;
· 日晒;
· 情绪剧烈波动,精神压力大。
具体引发因素和加重因素因人而异,如果要找出源头,一个是生活中多关注每次发作前的可疑因素,另一个是正规就医,找皮肤科医生协助判断,必要时可以做斑贴试验等协助寻找原因。
汗疱疹如何治疗?
汗疱疹本身是一种湿疹,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就是最常见的治疗,参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即可。但是,我们治疗汗疱疹,其实要更精细化,拿用药来说,要注意的细节就有这样几点:
· 可以选择效果较强的糖皮质激素,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因为汗疱疹的炎症比较深,手脚的角质层厚,地奈德等弱效糖皮质激素效果预计不太好;
· 瘙痒厉害时,还可以增加止痒药物,外用的有薄荷脑软膏;
· 必要时可以试着口服抗组胺药物,例如西替利嗪(遵医嘱使用);
· 反复治疗不好的,不要闷着头自己折腾,要找医生复评病情、调整方案。
药物治疗只是一个方面。和药物治疗同步要做的,还有很多护理细节。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局部皮肤,比如可以用温水或者温和的洗涤剂(推荐弱酸性洗手液)洗手。洗手、洗脚后擦干水分,并注意多多保湿。
另一方面,工作或生活中,如果不得已要接触特殊的化学物质(比如洗衣服、洗碗),可以戴上手套操作。其中,碰水时间长的话,可以取下戒指、手表和手链,以减少合金里面的金属元素和皮肤发生微观反应。
最好的情况是,如果遇到确定有问题的物品,或者高度怀疑有风险的物品,就要针对性避免,这对减少复发也有莫大的帮助。遇到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如果没办法自己处理,千万记得去去看皮肤科医生。
注:本文仅作健康科普,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谨遵医嘱。文中内容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