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女徒步团遇险”:“营销策略”岂能凌驾生命安全之上丨快评

全文1439字, 阅读约需5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近日,一家名为“她的山”的户外徒步组织在北京近郊的徒步活动中险些发生意外,导致全团五十多人迷路。

02主领队带错路后拒不承认,不停切线,将原本只有9公里的休闲徒步变成了长达20多公里的山路。

03由于天气原因,队员出现断水、中暑、受伤的状况,最终在一群专业徒步者的帮助下找到正确线路。

04然而,“她的山”团队事后在社媒上的道歉声明引发团员吐槽与外界批评。

05目前,“她的山”小红书主页上公告“本社群已停顿整改,暂停全部活动,北京近期全女活动均与她的山无关”。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近日,一起户外运动新闻引发关注。综合小红书等社媒上的消息,一家名为“她的山”的户外徒步组织,2024年6月9日在北京近郊的徒步活动中险些发生意外。这家组织在当天发起了一项“全女户外徒步”活动,目的地是北京市郊的经典徒步线路鳌鱼沟,规划路线爬升400米,路程9公里。
根据当天参与徒步的副领队“河马”与其他团员社媒爆料,这次徒步中途发生了意外。先是主领队带错路直接导致全团五十多人迷路,然后主领队走错路后拒不承认也不愿意原路下山,而是不停切线,“结果越带越偏”,将本来只有9公里的休闲徒步变成了长达20多公里的山路,更要命的是恰逢北京强对流天气,荒山野岭没信号的情况下道路湿滑,队员也出现了断水、中暑、受伤的状况。
所幸的是队伍中途偶遇了三名专业徒步者(两男一女),“两位露营大哥”明确指出她们线路走错,告诉了她们正确的线路,还借电话并给了水与食物。然而主领队却坚持自己的冒险方案,认为4公里的方案比大哥的6公里方案更好。但这4公里的线路却需要途经一个陡崖,给队员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群队员花了一小时才爬下陡崖,“原计划下午四点下山,结果晚上十点半才从山里走出来”。
从团员们事后在社媒上的发言仍能看出当时的惊险,“第一次濒死的感觉”“遗书已经想好”“留下心理阴影”“纪念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徒步”。而“她的山”团队事后在社媒上的道歉声明也引发团员吐槽与外界批评,尤其是那句“我是女性也是LGBT的一员”与“更不会把大家交给几个喝过酒的陌生男性驴友”的措辞,引发了“你是LGBT出事就不用负责了吗”“露营大哥遭遇现代农夫与蛇”的批评。
目前,“她的山”小红书主页上公告“本社群已停顿整改,暂停全部活动,北京近期全女活动均与她的山无关”的字样,也重新发出了一篇措辞较恳切的“复盘文”。但围绕着这起事件仍有许多未发之覆。
首先应当探讨的就是事件的后续事宜。根据外界总结,“她的山”在组织户外徒步活动时有过一些致命失误:事先不踩线,团员新手过多,领队过少,不带头灯等装备,等等。种种证据显示,这家团队恐怕并不具备组织户外活动的资质与能力,一条成熟简单路线都“翻车了”。“停顿整改暂停活动”也是“刚好而已”。而就参团队员提出的赔偿道歉等要求,“她的山”也应严肃面对并给出合理赔偿。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的山”从一开始就在打造所谓“全女”概念,事后复盘时仍然在坚持“全女概念”“LGBT”,甚至于让这些意识形态话语压过了安全议题,这恐怕就非常值得商榷了。而据团员事后的爆料,这家“全女团”本来就“已经比别家收费贵了”“别人15人的小团只收98元,你们50人的大团收118元”,而这部分多收的钱,并未拿出足够的部分用于提高安全保障与提升服务质量。
如此一来,“她的山”团队的做法不免令人联想起所谓“粉红税”: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商品或服务,只要打上“女性”“专属”等标签,价格立马提升上来。而问题在于,如果是普通的商品与服务还好,但户外运动牵涉到正儿八经的安全议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体育活动,存在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的可能。
平心而论,“全女概念”如果称得上是一种消费噱头、营销策略或者“情绪价值”,同时消费者又愿意为之付出一部分溢价的话,你情我愿的市场交易本身是合理的。但问题在于,这起事件中“她的山”团队似乎过度强调了“全女”的“卖点”,而没有同时对专业能力给予至少是同等程度的关注,甚至事后还在争论“男领队是否影响体验感”。试问,“专业女领队”与“专业男领队”的差别重要吗?或者换个问法,在户外活动中究竟是“专业”更重要,还是“领队的性别”更重要?
这起事件显示,这家户外团队沉迷“性别叙事”到了轻视乃至漠视专业能力的地步,这是相当危险而且不负责任的。户外运动的危险可大可小,有时犹如行军打仗,绝不可以轻心掉之。过度关注所谓“性别叙事”乃至“政治正确”,无异于美国波音公司近期被爆出的“为了就业种族配额不顾专业能力”的行为。而即便是希望打造所谓“全女概念”,首先也要在专业能力上保证团员的生命安全。
王兢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