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徐钰淇:当好新时代的“小铁钉”

编者按:
近日,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妇联、江苏省关工委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人选,他们品学兼优、自强不息、朝气蓬勃,这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以积极昂扬、向上向善的成长姿态,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为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扬子晚报、少年志融媒平台特别推出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系列报道,一起聆听少年们的成长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图片
正文:
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有这样一名优秀的“小铁钉”讲解员。从三年级起,她累计参与300多次义务讲解,为讲好革命故事,她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整理近30万字书籍资料,探索用第一人称开展英雄故事沉浸式讲解,以少年之声传递红色正能量。2023年,她荣获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优秀志愿讲解员”、省“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展示活动特等奖,随后又接连入选2023年盐城市“新时代好少年”和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她就是正就读于盐城市亭湖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徐钰淇。近日,记者对徐钰淇和她的妈妈进行了采访。
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
为讲好1个红色故事储备100个故事库
徐钰淇爱听故事、讲故事的记忆天赋和语言天赋,从孩提时代便有所显现。“她听几遍录音机里的寓言故事,就能很快地复述出来,讲给大人听。”徐钰淇妈妈回忆,盐城是一座革命之城、红色之城,在深厚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徐钰淇从小就喜欢听爷爷奶奶讲新四军的故事,常常沉浸其中。2019年,她带着7岁的徐钰淇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那么真切生动,仿佛从故事里走出来一般。徐钰淇认真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讲述,看着展馆里的陈列,眼神久久不愿离开。在纪念馆宋钰老师的帮助下,徐钰淇如愿成为了新四军纪念馆“小铁钉讲解员”队伍的一员。“要想讲好一个红色故事,自己得准备100个故事库。”徐钰淇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利用课余时间翻遍了《新四军的故事》《新四军女兵》等近30万字的书籍资料,摘抄了100多篇文字,还多次向纪念馆讲解员老师请教,学习宣讲技巧。
图片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四军纪念馆后,她备受鼓舞,主动提出延长节假日志愿讲解时长,给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深入讲解红色故事、革命故事。作为当地红领巾宣讲队队长,她积极组织队员们走进农村中小学校、社区和村庄,开展红色故事宣讲100余场次。有时遇到下雨天,妈妈建议,“今天馆里人可能不是很多,咱要不就休息一天?”徐钰淇却说:“既然做了这个小讲解员,那我有时间就要去,不管人多人少。”2024年元旦假期里,来新四军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特别多,最多的一天徐钰淇接待了10个批次参观者,累得口干舌燥,却依然热情洋溢。她还和学校红领巾讲解员积极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和社区、村落,参加宣讲20余场次。
家人是她的第一批“听众”
在一次次讲解中领悟先烈精神
在徐钰淇练习讲解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可爱的弟弟永远都是她的第一批“听众”。但是,这几个“游客”似乎不是非常配合。“他们会像真实的游客一样来回走动,有的时候听着听着就离开了,走着走着又回来了,还会不时地打断我的讲解进行提问。”徐钰淇笑着表示,家人们的演绎看似故意夸张,其实非常真实。早期在新四军纪念馆实际讲解的过程中,她时常因“游客”的离开受挫,回家后,徐钰淇开始思考问题的所在,她敏锐地发觉,解说词是固定的,但是面对的人群是流动的,她需要随时根据听众群体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解说方式。对小朋友,她会将专业解说词转换为更容易听懂的红色故事;对爷爷奶奶,她加入了盐城方言和当地民谣,用更亲切、更通俗的方式进行解说。“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当徐钰淇用清亮高亢的童音唱出《白菜心》,爷爷奶奶们忍不住为她叫好鼓掌,这次双方都尽兴的讲解,让她更加坚定了要继续打磨讲解细节的决心。
图片
从主动提出用第一人称讲述王海纹的《一件旗袍》,到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进《一次会师》《一场战斗》《一块石碑》《一种精神》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故事,徐钰淇声情并茂的讲解,让观众从不同的视角触摸和感知厚重的历史,也让她逐渐深入走进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她不仅宣讲英雄事迹,在实际中也践行他们的感人精神。每年冬季来临前,她都会向边远山区寄出闲置或新买的棉衣;每年的盐城马拉松比赛,她总是积极报名担当少年志愿者。她还主动申请成为文明创建社区少年志愿者,参与打扫卫生、一线宣讲、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活动。
带动更多同龄人成为“小铁钉”
用好新媒体,让红色故事传播得更加广泛
“所有老师对徐钰淇的第一印象就是她那甜甜的笑容,礼貌的问候,还有她面对各种挑战时的冷静和专注。”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徐钰淇的钻劲儿和刻苦劲儿可是出了名的。即使在外参加宣讲活动,她也会将课本带在身边,常常在火车上争分夺秒地做作业,列车到站时,作业已全部写好,然后全身心准备讲稿。在徐钰淇妈妈看来,舞台上、讲解时的女儿“闪闪发光”,生活中的女儿活泼可爱、多才多艺。课余时间,徐钰淇会与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公共阅读空间讲述红色故事,先后开展校内红色故事宣讲100余场次,在她的带动下,已有17名同学成为新四军纪念馆的“小铁钉讲解员”。她还前往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亭湖区黄尖小学等学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宣讲视频在“盐城宣传”“文明实践在亭湖”等微信公众号广为传播。
“盐城充满魅力,它不仅是我的出生地,更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热土。”作为新时代好少年,徐钰淇生长于信息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她意识到,自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传媒方式,通过视频、照片等新媒体载体,让红色故事更加广泛地传播,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
“我们要当好新时代的‘小铁钉’,紧紧扎根在盐阜大地,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铁军精神。将来,也能成为建设祖国的钢铁之军!”沿着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徐钰淇正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奔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贺东婷
受访者供图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