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还姜萍一张安静的书桌|荔枝时评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仅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这个周末刷了屏。在阿里巴巴主办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中,她以第12名的傲人成绩冲进决赛。这个数学竞赛没有门槛,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全球化与全民化两大特质,但是挺进决赛的,大多数是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普林斯顿等名校的高材生。比如,这个比赛的首届金奖获得者之一是北大人称“韦神”的数学天才韦东奕;再比如,这次排在姜萍之后的刘奔,是中国科学院的博士,曾经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拿过一等奖,还在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中夺得一金两银。这样的学历背景才是获奖者的常态,所以,学历十分寻常的姜萍,成了最受瞩目的那一个。
图片
人们都喜欢逆风而起的故事,因为乌云背后不是只有晦暗的风雨,也有彩虹和阳光,泥泞的野径上不是只能生长荆棘,也能开满鲜花。姜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心灵捕手》或《后翼弃兵》里的少年天才,这样的故事让人相信,不论个人起点如何,在自我发现的道路上有着无限可能,哪怕在最艰难的环境下,通过努力+机遇,就会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图片
影视剧《后翼弃兵》中的国际象棋天才少女
正因如此,人们去探寻姜萍的成长背景,探讨她继续深造的可能性,既是出于对姜萍本人的关心与爱护,也是想为更多不为人知的“姜萍”们开拓出一条走得通的成才路径。然而这种探寻与探讨应该守住理性的边界,千万不要让这个美好故事在网络发酵中变了味儿。
比如,有人编造出一些名校将破格录取的假消息,香港中文大学不得不出面辟谣,并不存在“全额奖学金邀请姜萍”;有人声称包了她读哈佛的学费,可事实上,姜萍没有表达过留学的愿望,哈佛也没有说过话;有人对她的家庭关系、升学选择、经济状况做全方位围观,当她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回应后,立刻嘲讽说她是要“直播带货”了;真正想“直播带货”的人已经涌向涟水,这个淮安下面的小县城如今被挤得人山人海。他们真是游客吗?大概和“咖啡阿姨”火了之后来排队的人一样,人手一套拍摄装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流量之盛也。更恶劣的是有人大开脑洞掏出“阴谋论”,以至于微博热搜话题上出现“姜萍作弊”“姜萍造假”的词条,别问证据,问就是“我不信”,手里拿锤子的人,眼里全是钉子。有些人热衷于参与这样的游戏,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流量背后有利益,二是享受掌控他人人生的快感。
我们隐隐看到了许多网红故事的“造神”再“毁神”的轨迹:夸奖时是“天才降人间”,贬低时鸡蛋里挑骨头。这样的舆论生态是可怕的,常常陷当事者于“成王败寇”的陷阱中。其实,晋级决赛已经很了不起了,是对她多年来热爱数学最好的奖励。哪怕决赛成绩不如人意,又有什么关系,她突破了自己,突破了某些固化的社会思维的限定,已经值得最热烈的掌声。
姜萍的故事当然有围观的价值。比如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比如天赋固然重要,但也需勤奋才有回报;比如“偏才”需要更多元的教育方式;比如职业教育也有不输于学历教育的成长空间;比如在中学老师中培养出更多的识人“伯乐”;比如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大的助学力度等等。
但请避免这些讨论变成对姜萍人生的指指点点。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说放弃高中读中专是因为经济原因,那么,选择服装设计专业却不是退而求其次。诚如她说,服装设计是“planA”,数学只是“planB”。所以,对姜萍的支持应是长期的和可持续的,而不是一时的关注,更不能是干扰。任何对她人生未来的规划,都请尊重她本人的意愿,不要误用“天才”人设,非要将她“架”到某条道路上。
图片
网络当还给姜萍一张安静的书桌,别忘了她接下来还要参加决赛,更别忘了她只是一个17岁还在读书的未成年人。她喜欢数学,喜欢得非常纯粹,做数学题既不是为了升学,也不是为了就业。她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做数学题,尤其是难题,享受解题过程的快乐和解出题目的成就感。参加比赛,并没有功利性目标,只是对热爱数学的一次激励。
梵高描述自己对绘画的热爱时说:“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我们要做什么?给心中的火添柴”。祝福姜萍,期待她不负自己的努力,也祝愿姜萍,心中的火始终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