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重返校园 做新时代的“三有”老人

老年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策略。办好老年教育对于构建高水平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的全面现代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金山区的老年教育推广进程如何?老年人在金山能否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呢?
图片
来到金山区老年大学,教室里传来悠扬婉转的琴声、激情澎湃的非洲鼓声以及和蔼亲切的教学声,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十年前,区老年大学刚建校,王萍就来到这里教学舞蹈,她一直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将自己的爱心、热心、耐心融入课堂教学。她告诉记者,教学相长,教师教学与学员学习之间,归根结底是相互学习、相互成长。“我自己也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看到一批一批学员学成,还在社区里组建了自己的舞蹈队,我十分开心,也很欣慰。”王萍说:“昨天我们就有一场演出,大家都非常快乐、开心、激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走上舞台,同样能发光发热,演绎出美轮美奂的节目。72岁的王福芝参与过数十场演出,她说,很多人在退休后反而失去了自我,但她为自己报名了舞蹈班、腰鼓班、时装走秀班等课程,想要活出更精彩、更有价值的人生。“生命的长度谁也没办法左右,但我们能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学的东西更多一点,把人生过的更有意义一点。”学习舞蹈十年的王福芝说。
图片
为了建好老年人的精神家园,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精神充电”需求,区老年大学不断丰富课程设置,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分为8大类,共计111门课,在校学员约6000人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这里养性修身、陶情怡趣。
图片
图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老年大学与其他大学不同,每节课的授课时间较长,教师与学员之间年龄差较小,他们之间更像朋友与伙伴。这种无代沟的交流学习,让很多老年人打破顾虑、重返课堂。二胡学员宋美红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很害怕,心里没底,感觉我们老年人学东西很慢,二胡又好难好难,甚至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好在老师们很有耐心,让我慢慢学,现在完全就是乐在其中了!”春风化雨,银蚕育人。授课教师金桂华坦言,给老年人上课初期,她的压力也不小,但好在老年学员们的热情、坚持感染了她,让她变得更有耐心与恒心。
图片
除了承担办学任务外,区老年大学还秉承着“指导、引领、辐射”的原则,实施“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战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以区老年大学为龙头,街镇、高新区老年学校为骨干,村居学习点为基础,宅基楼宇学习点为基点的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多年来,老年教育“三类学习点”创建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区级老年教育的“三类学习点”共有249个,市级老年教育的“三类学习点”共有74个。老年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协奏,更多社会力量融入老年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奏响金山老年教育事业的辉煌交响曲。
图片
图片
未来,金山区老年大学将继续秉持“崇德尚学、康乐有为”的校训,为金山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金山区老年大学负责人薛梅透露:“今后,学校计划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打造智慧学习场景、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搭建多元立体的学习渠道等措施,不断优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育平台,提升老年教育数字化水平,不断引导和激发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让老年人通过老有所学、实现老有所为、感受老有所乐,成为新时代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