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邻聚里”打造基层精细治理新样板

央广网宣城6月17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钱雨辰)广德市是安徽省唯一同时与苏浙两省毗邻的县份,区位优越,外来人口较多。该市桃州镇位于广德东部,毗邻经济开发区,辖区外来务工及本地拆迁安置的新居民约2万人,为更精准服务辖区居民,该镇利用安置小区服务用房,设计打造邻聚里·新居民综合服务中心,为新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
夯实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红色体系”。格局划定“一网统筹”。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以“多网合一”工作为抓手,构建“4+N”网格管理体系和“1+1+X”基础网格力量体系,调优设置网格110个,全面实施“支部建在小区(网格)”计划,成立25个小区党支部和64个楼栋党小组,同步建立网格包联机制。根据村级履职事项清单和村级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分农村、城市领域明确了网格员30项基本职责,统筹网格内各项工作。组织构建“一贯到底”。完善“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4级组织架构,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强化新居民融入、有利于联系服务新居民、有利于新居民活动开展、有利于新居民教育管理),建立镇干联村、“两委”联网、网联党员、党员联户的全覆盖治理体系。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健全文明联创、治理联促、公益联办、环境联管的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网格管理互融互通。物业运行“一元多核”。围绕实现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协调运行目标,祠山岗社区牵头成立新祠物业公司,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社区党委书记担任法人,2名物业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在物业办公楼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阵地,社区党组织与小区(网格)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共上党课、共办培训39次,组织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锻造汇聚合力、效能提升的“红色力量”。配强“主力军”。安排村级“两委”成员及后备干部担任网格长,公开招考选配平均年龄29.1岁、学历均在大专以上的专职网格员20名,通过岗前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帮助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以红色楼道(街巷)长为主,并以“两代表一委员”、物业工作人员等为补充,选配559名网格信息员,不断充实“穿针引线”的红色力量。锻造“先锋营”。推选68名有公心、有能力、有威望的居民党员及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党员负责人进入网格党支部班子。建立物业联络员制度,优先从物业公司管理层推选20名党员担任联络员,负责居民日常沟通,配合处理小区各类议定事项。充实“前哨队”。创设“以新助新”模式,发挥“本土作战”优势,统一设置新居民“党群连心墙”、悬挂“新居民党员户”标牌,引导住户党员亮身份,130余名退伍军人、教师、物业负责人中的普通党员主动参与网格治理。安排126名机关、社村干部联系3000余户居(商)户,结合“红色星期六”等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各类宣教活动。
完善资源整合、力量下沉的“红色服务”。调制“润滑剂”。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构建“社区党委主导、物业配合、业主参与、党员监督”的议事体系,搭建新居民恳谈会议事平台26个,加强群众意见收集,树立新居民主人翁意识,议事协商成效较为显著。完善问题交办机制,依托“群众点单、社村下单、部门接单、领导督单”的闭环管理,妥善解决新居民“所需所盼”。截至目前,共收集民意诉求556件,已解决问题479件,办结率达86%。建好“主阵地”。打造“一见倾新”直播间,邀请人社部门一对一提供创业指导,累计服务198人次。配套打造“新邻餐桌”、舞蹈绘画、小镇书房等功能室,为丰富业余生活提供场所保障。建立“小哥加油站”,配备充电桩、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提供暖心服务。做优“项目包”。推进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全覆盖,成立“新居民创业帮扶志愿服务队”13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0余次。引入社会组织举办“小候鸟”暑期培训班,开展“红色电影播放月”“读书分享会”“棋向未来”等各项公益活动,惠及新居民2430户,开展点亮新居民“微心愿”活动,累计圆梦5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