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天玑芯片」配「影像旗舰」变得顺理成章了

图片
10 年前,魅族 MX4 发布的时间,有两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一是 1799 元的起售价,要比当时小米数字系列 1999 元的起售价低出 200 元,一时间雷军和小米官方微博下面的评论区被「1799」刷屏,舆论战中和小米一直鏖战的魅族,一时竟占据了上风。
另外就是它搭载的 MTK 6955 芯片登顶安兔兔等跑分软件榜首,力压当时的高通骁龙和三星 Exynos 芯片,这也是属于联发科的高光时刻。
在三星 Exynos 芯片逐渐失去市场份额的同时,联发科和高通携手,几乎统治了 Android 阵营里中高端手机的选择,也是在这个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里,联发科一边要争份额,一边也要走高端,曾经的子品牌 Helio 系列出了一些「一代神 U」,比如 Helio P10 的能耗比非常出众,做中端手机的芯片极为合适。这款芯片也极富生命力,推出后的三四年里一直有新机问世。
但老大难问题也在,那就是 Android 旗舰,尤其是摄影旗舰,和联发科的关系并不紧密。但这个问题到 2024 年已经变得不太令人关心了,量变累积,在这一年,影像旗舰系列的产品发生了质的变化。
图片
中杯、大杯和超大杯,杯杯管够
2024 年的影像旗舰系列里,按照惯例,依旧分了中杯(纯数字)、大杯(Pro)和超大杯(Ultra),不过也有一些不一样,比如 OPPO Find X7 系列,就只有中杯和超大杯。
而华为 Pura 70 系列,则又细分为中杯、大杯,加大杯(Pro+)和超大杯。最标准的系列是 vivo X100,它们在工业设计以及定位区分上,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
在 vivo X100 系列发布前的沟通会上,vivo 产品经理就解释了 3 款产品的定位:X100 对标上代 Pro,X100 Pro 对标上代 Pro+。
后续的 X100 Ultra 则属于推陈出新的一代,当时还处于保密状态。
图片
当时在评测 vivo X100 的时候,我给到的结论是「起步即旗舰」,虽然它没有 Pro 或者 Ultra 的后缀,但整体体验和往年的高配旗舰没有什么大区别。
性能无需多说,天玑 9300 采用了全大核的架构,应付各种重型负载,多任务负载场景没有问题;然后因为它的长焦搭载了上代 X90 Pro+ 同款硬件,加之算法优化,其实长焦体验上还要更好(很长一段时间里上代 X90 Pro+ 长焦色温会相对偏暖)。
再加上本就不弱的广角和主摄,所以 vivo X100 作为旗舰系列的入门版本,已经提供了相当好的影像体验。毕竟上代 X90 Pro 都没有长焦镜头,是超广+主摄+ 50mm 人像镜头的搭配。
OPPO Find X6 系列则是更早一步把长焦搬到旗舰入门机型上的系列,后续的 Find X7 系列也是如此,在基础版上就搭载了长焦镜头。
天玑 9200 和天玑 9300 则在背后,支持了 OPPO 和 vivo 两家对于影像旗舰系列的打造,也等来了这两家影像旗舰系列在产品力上的进化。
并且厂商们也乐于把天玑芯片的名称放在详情页和参数页显眼的位置,而 10 年前魅族 MX4 参数页对于芯片的介绍是:真八核芯片(MediaTek 6595 魅族订造)。
总结起来,就是到了 2024 年,使用了天玑旗舰芯片的手机,基本上都有了影像旗舰完整的体验,不管是日常拍摄,还是更复杂一些的长焦和夜景,都能获得满意的体验。这相当于给天玑旗舰芯片一次正名,尤其是天玑 9300 和天玑 9300+,性能上和高通骁龙旗舰芯片旗鼓相当,AI 进度也针尖麦芒,关乎到视觉体验的影像能力,也终于可以坐在一桌上了。
图片
天玑影像展,展了什么?
「天玑芯片」配「影像旗舰」变得顺理成章,只要是影像旗舰,不管是基础款还是 Pro 款什么的,体验都已经相当不错之后,联发科的自信当然也就有了,于是,2024 年 6 月 14 日 – MediaTek 与 Discovery 探索频道一起,在桂林阳朔举办以「越极境,见芯境」为主题的天玑影像展活动。
其实高通和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合作也是类似的逻辑,通过野外摄影,来展示和测试手机在最广阔的创作舞台里能有何作为,把民用领域最精密的科技,和最原生态的视野联系在一起,既矛盾又统一。
图片
桂林阳朔不仅山清水秀,也是攀岩圣地,MediaTek 与 Discovery 探索频道一起制作了《Chasing Breakthrough 探索极限》,借助搭载天玑 9300 系列旗舰芯片的智能手机,Discovery 探索频道完整地记录了国际野外探险专家孙灵野带领荒野救援队在百米高的岩壁上开展的一次实战演练,展现了这一支队伍如何在极限环境中守护攀岩者的生命安全。
影像展上也有非常多取材自悬崖峭壁等人迹罕至之境的场景,当然,阳朔作为旅游胜地,也相当适合日常采风。
图片
因而这次天玑影像展,除了展示《Chasing Breakthrough 探索极限》之外,也展示了天玑 9300 设备,尤其是 OPPO Find X7 和 vivo X100 & X100 Pro 在各种场景下的影像创作能力。
此外,还有就是影像能力和 AI 能力的耦合。
比如搭载天玑 9300+ 芯片的 vivo X100s 与 X100s Pro 就有四季人像和国风人像的新功能,可实现照片中季节和环境的自由切换,创作层面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想象力。
更早之前的 AI 自动消除功能,则能够以极低的门槛拯救废片。
图片
因而,天玑影像展,其实不仅展出了影像作品,本质上还是在展示芯片的能力,尤其是 ISP 和 NPU 的能力,只有芯片的 ISP(图像信息处理)单元和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乃至包括了 CPU 和 GPU 在内的整个 AI 运算架构,都和手机的成像能力,以及后期能力息息相关。
在前往桂林阳朔参加这次天玑摄影展之前,工作人员提前提醒了一下,建议带上搭载了天玑芯片的影像手机前往阳朔,有空可以多拍拍。
正值雨季的桂林阳朔光线条件不算好,但是也创造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因而随便拍拍也变得有趣。
图片
比如雨滴落在银色展台,就变成天然的凸面镜,刚好能反射环境场景,这个时候用长焦镜头当做微距镜头使用,就能在较远的距离拍摄水滴和水滴反射的场景,而无需用主摄镜头靠近水滴拍摄。
图片
还有就是 vivo 的拿手好戏:人像模式。基本上简单到切到人像模式,选择相应焦段和镜头包,然后对焦到模特脸部,按下快门,就能获得不错的人像照片。
图片
AI 消除也是个很实用的功能,比如下方山坳空缺处雾气飘飘,远处更有群山隐隐,但却有一棵树横亘在相机和景色中间,树枝作为前景显得很多余,这个时候就能用 AI 消除,把树枝抹去,只留下远景。
图片
另外人像模式也不尽然只能拍人像,在拍有前景主题也有背景的场景时,就能营造出大光圈特有的虚化效果,同时不同人像镜头包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下方雨滴凝聚在叶尖,用人像模式对焦在水滴上,背景虚化效果会比普通拍照模式更强烈,叶子和雨滴作为主体也更突出。
简言之,以 vivo X100s 为代表的影像旗舰手机,不仅考虑了拍照好看,也开始考虑好拍照,方便拍照,以及方便后期修图,这个转变意味着头部厂商的影像旗舰,设计了适用于社交网络分享的整个摄影工作流,大大降低了拍摄一张有趣照片,或者好看照片的门槛。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不是天玑影像展活动,我还真不会刻意去区分 vivo 或者 OPPO 几款机器到底用了哪款芯片,这也许就是天玑芯片在影像层面的一种成功。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